協作先思考再信任

七大原則教你識破騙局

先思考再信任

Rethinking Trust

先思考再信任

ILLUSTRATION: PETE MCARTHUR

儘管已經見識過規模史無前例的謊言詐欺、貪得無厭與徹底無能,世人還是沒有學到教訓,仍然過度信任他人。

※ Podcast由瑪利執行長品讀,提供多元視角,助您閱讀文章時產生更多啟發。

過去二十年來,「信任」被視為一種無往不利的潤滑劑,讓經濟得以推動、人際關係得以維繫,進而造福全體人類。財經企管的暢銷書籍宣揚信任的力量與價值,學者專家提出研究報告彰顯信任的益處。如果過往記錄斑斑可考、專業能力確實可靠、特定領域地位突出,這樣的人尤其容易受到大家信任。

然而,伯納德.馬多夫(Bernard Madoff)的詐欺案東窗事發。一位受害的證券商表示:「這個人非比尋常,他的資歷與名聲令人產生信任感。」馬多夫承認以「龐茲騙局」(Ponzi scheme)詐取650 億美元,規模之龐大與手法之成功,歷來數一數二。馬多夫擁有一切值得信任的條件:事蹟、履歷、專業、人脈。然而這麼多人與他打交道時誤以為安全穩當,其中不乏精明幹練的金融專家與企業領袖,這樣的事實令人駐足沉思:我們為什麼如此容易信任他人?

說起瞞天過海、擺布眾生這一行,馬多夫當然不是始祖。想想看恩隆(Enron)、世界通訊(WorldCom)、泰科(Tyco)以及過去十年來層出不窮的企業醜聞,我們信任他人的方式,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企業受信任程度的高峰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