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慧 創作者 vs. 生成式AI!著作權爭議下的九項啟示
創作者 vs. 生成式AI!著作權爭議下的九項啟示
Can Gen AI and Copyright Coexist?
- 生成式人工智慧
- 麥可.史密斯 Michael D. Smith拉胡.泰朗 Rahul Telang
- 2025/09/02

HBR Staff/Unsplash/AI
2021年美國核心創意產業貢獻GDP約1.8兆美元。然而,生成式AI公司未經授權使用這些作品來訓練模型,引發超過40件訴訟。這場爭論牽動AI企業的商業發展,也涉及創作者的權益與生計。研究這些訴訟案,我們可以獲得一些啟示,對於權利人與AI公司皆受用。最重要的還是:創作者的原創內容仍是AI價值的核心。
根據最近的一份產業報告,「核心」創意產業,尤其是書籍出版、娛樂軟體、期刊、電影、音樂錄製、電視和電玩遊戲,在2021年為美國的GDP貢獻了1.8兆美元。
這占了美國經濟將近8%。因此,生成式AI公司未經授權使用這些產業的版權素材來訓練其模型,這件事的影響不容小覷,也因此受到了廣泛報導。業界領導人和學術研究指出,生成式AI工具已經取代經濟中其他重要領域的勞工。所以不難想像,AI對於創意工作者也可能造成同樣的影響。正因如此,這些產業的權利人已經在美國聯邦法院對生成式AI公司提起超過40件訴訟案,指控他們使用未獲授權的著作權素材訓練其AI模型。
兩週前,美國加州北區的兩個法院先後作出這些案件中最早的兩項裁決——兩項對權利人都不是特別有利。
第一個案件Bartz訴Anthropic案中,三位作者對Anthropic公司提起訴訟。法官威廉.奧爾薩普(William Alsup)裁定,使用受著作權保護的材料來訓練生成式AI模型屬於合理使用,因此可在不補償權利人的情況下進行。奧爾薩普寫道:「就像渴望成為作家的任何讀者一樣,Anthropic的大型語言模型(LLM)是以這些作品為訓練素材,不是為了超越、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