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 老把戲也能玩出創新

老把戲也能玩出創新

關於本文藝術作品/ 駐於印度班加羅爾(Bangalore)的攝影師薩米爾.瑞楚(Sameer Raichur),他拍攝的汽車搖身一變成為婚禮遊行車,象徵新與舊的交集。

創新重要,但創新難尋。企業領導人與創業者為了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苦苦追尋創新,卻又時常失敗收場。本文建議從現有構想著手,依照3大步驟與4項最佳實務,就能精煉出新穎的構想。正如福特所言:「我沒有發明新的東西,我不過是把其他人發現的東西組合起來而已。」

※ Podcast由瑪利執行長品讀,提供多元視角,助您閱讀文章時產生更多啟發。

我們在全球最大的一些公司與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最受歡迎的創業課程中教授創新時,往往在開場時會詢問學員,以下的4項創新有何共同點:(1)1800年代末期,芝加哥屠宰場的移動式卸解線;(2)用於所謂「漆藝」的快乾硝化纖維黑漆;(3)寶僑(Procter & Gamble)共同創辦人威廉.寶特(William Procter)所引入的員工利潤分享制;(4)艾薩克.勝家(Issac Singer)在19世紀建立的地區縫紉機經銷商網絡。即便是現有公司與新創公司最精明的人士都很少答對這個問題。然而一旦我們揭曉,答案似乎變得很明顯:亨利.福特(Henry Ford)。

福特受到屠宰場流程的啟發,於是發明移動式裝配線。他採用漆藝來提升T型車的生產速度,創造出他知名的政策:提供「任何……顏色,只要它是黑色」。他引入利潤分享制來獎勵手腳俐落的裝配線工人,並讓他們買得起汽車。他模仿勝家縫紉機的獨立經銷商網絡,省下了雇用龐大銷售人力的費用。福特結合這些前例,因而讓自己的公司起死回生,成為市場龍頭。他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