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聽話,不好嗎?換個角度,給孩子獨立思考的主動選擇權

不聽話,不好嗎?換個角度,給孩子獨立思考的主動選擇權

不聽話,不好嗎?換個角度,給孩子獨立思考的主動選擇權

Bangkok Click Studio/shutterstock

華人父母總期盼孩子小時候要「聽話」,卻要在成年後突然就會「獨立思考」。仔細想想,人類之所以能夠創新,就是沒有因循守舊,沒有「聽上一輩的話」。與其強調「聽話」,或許「對話」更能鼓勵孩子活出獨特精彩的人生。

有一次,好友傳給我一則短影音,裡面有群快樂的老人們在分享做人處事之道。開頭就有位長者用著清晰口條,一字一句地說著:「不聽老人言⋯⋯⋯」

我原來以為他下一句,肯定是要接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吃虧在眼前」,沒想到跌破眼鏡的接續,竟然是「快樂一整年」。

兩句合在一起,就是「不聽老人言,快樂一整年」。這麼突如其來的無厘頭結語,一下子就把我給逗樂了。這突然讓我想到倪匡曾經說過:「人類之所以有進步,就是因為下一代不聽上一代的話。」

想想「創新」這兩個字,本質上好像也是這麼個道理。

記得有一次,我被一個公益團體邀請去公開演講,主題是「親子財商,幸福人生」。演講結束之後,有好幾位家長留下來繼續聊天,順便有些問題想要和我交流。

其中有位家長問我:「要怎麼樣才能夠讓孩子聽話?」

看他殷殷期盼的眼神,以及旁邊幾位家長也深有所感,微微點頭似乎都想知道這個問題的解答。結果,我並沒有直接回答問題,反而是很禮貌的請教他:「不聽話,不好嗎?」

所有家長在一霎那間,似乎都被我的問題給問楞住了。

看著家長們迷惑不解的表情,我接下來又請教他們:「如果因為聽話而成為平凡的多數,卻因為不聽話而成為不凡的少數,那麼是聽話比較好,還是不聽話比較好?」

聽完我進一步的提問,所有家長都陷入了一段時間的靜默與沉思。

《拆掉思維裡的牆》這本書的作者古典老師,有一次演講的時候,提到曾經有個學生特別約他聊天,並滔滔不絕地抱怨自己父親。

他說自個兒老爹非常奇怪,從他入學開始,就幾乎幫他決定所有人生道路;包含小學、中學、大學,甚至是出國留學,全都得按照他老爸的計畫和指示。加上他父親是個白手起家的創業老闆,掌控性非常強;很難和他溝通不同的意見,他只喜歡別人「聽他的話」。就連這個兒子學成之後,本來想在國外多待個幾年歷練歷練,也被他老爸硬叫回來,開始準備家族企業的接班工作。

也就是這個接班的議題,讓這個兒子既抱怨,但卻覺得好氣又好笑。

古典老師問他,為什麼好氣又好笑?

這個年輕人說,因為這兩天他老爸居然很認真地跟他懇談,說從現在開始要他很用心地準備接班,並全心全意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聽到「獨立思考」這四個字的時候,他心中都快要笑死了。

因為這就如同,他和老爸一起打電動遊戲,第一關到第七關的時候,他老爸都怕他過不了關,所以「幫他打」。直到第八關的時候,他老爸累了,打不動了,就叫他要好好開始破關。

從來不給機會,怎麼能夠學會?從來不給思考,怎麼獨立思考?

我聽到這裡,也忍不住莞爾,真是形容得太貼切了。

過去上一輩給下一輩的教育,大多都是「祖傳祕方」;也就是上一輩怎麼說,下一輩就跟著怎麼做──「聽話」就對了!

如果在時代和環境變動不大的情況之下,這種「聽話」模式,或許還可行。但隨著農業時代、工業時代、網路時代、數位時代,到人工智慧時代,一日數變的快速迭代情況之下,「聽話」的意義就值得斟酌了。

尤其,孩子們和年輕一輩所接觸到資訊和世界觀,可能和上一輩大相逕庭;甚至會有完全不同的思維邏輯。

與其強調聽話,不如關注對話。畢竟,聽話只是單向,對話才是雙向。

有人說父母親跟孩子們之間,終究會有一戰。如果父母親勝了,這個家就糟了;如果孩子們勝了,這個家就好了。

這裡的「一戰」,並非傳統意義上的作戰,又或者是巨大的衝突,而是是孩子們可以不再依附家長,開始活出自己獨特性、活出自己不一樣,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

最美麗的人生,不是依附,而是自主。

就像《與成功有約》這本書裡,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特別強調「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其中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就是讓我們要覺察,每一個人對生命都有屬於自己的選擇權。

就像我在《致富覺察》書中所說:「生命之所以有意義,從來不是我們做了多少事,而是我們『 主動』做了多少事。」

「主動」不是單純的「聽話」,而是透過「對話」,在充分理解和判斷之後,把「選擇權」放到自己的手上。

畢竟,如果「不聽話」不是沒理由的忤逆、不是沒道理的叛逆,而若只是角度、觀點的不一樣,那麼就值得包容、值得接納。

因為,不一樣,未必唱反調;不一樣,只是不一樣。

別讓思維狹隘,成為生命阻礙。只要沒有成見,就會更多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