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運策略威士忌酒王帝亞吉歐的前世今生

威士忌酒王帝亞吉歐的前世今生

威士忌酒王帝亞吉歐的前世今生

Nataliya Hora/shutterstock

隨著企業成長,轉型與併購已成為必經之路。在這些關鍵時刻,能否清楚掌握自身的優劣勢與市場處境,往往決定了企業的成敗。從啤酒起家的帝亞吉歐一路成長為威士忌龍頭,便是一個典型範例。

帝亞吉歐(Diageo)現今是威士忌酒王,由啤酒起家的健力士(Guinness)與飯店起家的大都會(Grand Metropolitan)兩者於1997年合併形成,從健力士的起點來看,堅持酒類主業,百年發展迄今,很有啟發性。

啤酒起家到去家族化

1759年,亞瑟.健力士(Arthur Guinness)在愛爾蘭都柏林租下一間舊啤酒廠,租期9,000年,健力士的黑啤酒開始奠定百年基礎。二代接手後,將健力士從愛爾蘭移到英格蘭,成為國際品牌。三代班傑明.李(Benjamin Lee)進一步擴展,健力士成為世界最大啤酒商之一。

次子愛德華從1868年父親去世起接班掌舵20年,在1886年時將公司在倫敦交易所上市,成為最早上市的一批上市公司。愛德華的兒子魯伯特(Rupert)於1927年接掌健力士,成為第五代傳人。他成功帶領公司度過經濟大蕭條及二戰。在他任內於1930年將健力士推向全球7大公司之一的地位。

愛德華的曾孫班傑明(Benjamin)是家族的第七代,於1962年接手。此時的健力士雖然仍在成長,但面臨瓶頸並探索多角化,收購了270家公司,從嬰兒圍兜到汽車拋光劑,然而大部分都在虧損,開始面臨眾多挑戰。當時健力士的老工廠面臨老化,新口味結合麥芽也大為失敗,擴展中產新客群的策略也得罪原有的工人客群,導致股價繼續下跌。

1980年,家族決定邀請第一位非家族專業經理人來接手改革,由前雀巢高管桑德斯(Ernest Saunders)出任執行長,家族成員仍留在董事會。桑德斯出任後開始推動改造,賣掉160家公司,保留零售業務,並進行裁員;同時引進新的開發行銷團隊,也多角化進入便利商店、特色食品及出版,並進行收購。到了1985年中,公司利潤增加了兩倍,股價上漲了4倍,雖然已不再是最大的啤酒商,但仍為最大的黑啤酒品牌。

經理人雄心收購到醜聞下台

1980年中期,Distillers Company Limited(DCL)是世界最大的威士忌公司。但因管理不善,20年來市占率從60年代的75%跌到14%,成為各方覬覦的收購目標。在有興趣的各方人馬中,1985年Argyll Foods首先發起敵意收購,提出19億英鎊的高價,創下當時最高收購案紀錄。面臨股東可能倒戈出售的情況,管理層開始焦急尋求第三方「白衣騎士」的外援。

其時,桑德斯在健力士的成功轉型中建立極高的個人名聲,他其實早就對DCL虎視眈眈,但面對小吃大的現實,收購一個兩倍於自身規模的公司,還是躊躇不前。為了達到目的,一方面,他要求DCL提出正式邀請,並由DCL負擔相關費用。另一方面,為了提升自身市值,他與多方投資人做了買股保證買回的安排,這些內線交易,讓他日後身陷牢獄之災。

1986年成功收購DCL後,健力士成為英國前10大的公司,家族股權也稀釋成個位數,退出經營。12月起,英國政府即對健力士展開調查,一個月後董事會要求桑德斯辭職,1990年桑德斯因為詐欺罪鋃鐺入獄。雖然英國政府仍讓交易通過,新執行長安東尼(Anthony Tennant)也開始將公司業務重新聚焦在釀造(啤酒)與蒸餾(威士忌),處分了眾多邊緣品牌,但由於醜聞不斷,股價暴跌,需要尋求出路。

酒王的誕生與回歸核心

雖然釀造與蒸餾兩大酒類體系存在已久,但二戰後,行業經歷了幾個併購大浪潮改變結構。戰後1950年代,各國本地品牌互相整併先形成控股,如威士忌大廠IDV的成立。1960年起,各國競爭對手互相整併或多角化收購,如大都會收購釀造大廠IDV。1980年起,除了本國大型同業的合併外,也開始出現跨領域的整合,如健力士收購威士忌,啤酒業開始進入威士忌。大型酒類龍頭企業持續透過收購合併,擴大規模,並收購最成功品牌。

大都會在1957年由兩個酒店企業合併形成,於1961年公開上市,10年後從飯店轉型到餐飲業,於1971年收購酒廠IDV進入釀酒業,1973年改名為大都會。跟健力士成長歷程相似,在70至80年代進行一系列的多角化。1987年收購葡萄酒及烈酒業務後,大都會成為世界最大生產商,同年開始出售餐飲部門、700多間酒吧及洲際酒店,於1987年起透過收購不同酒類品牌強化IDV,更重壓收購美國企業,敵意收購烘焙品牌Pillsbuy及漢堡王(Burger King)與Häagen-Dazs冰淇淋。到了1997年時,已成為集中在4個主力品牌的多角化集團。

1997年,兩家規模相當的大都會及健力士宣布合併,形成330億美元的多元集團,成為新的控股公司,公司重新命名為「Diageo」,源自拉丁文「Dia」(每日)及希臘文「Geo」(世界)。帝亞吉歐下轄4大體系:烈酒業務雙方合併,成為世界最大的釀酒廠,占45%;健力士啤酒占18%;Pillsbury占29%;漢堡王占8%。大都會市值約108億英鎊,健力士約98億英鎊,大都會主併,股東在合併後換得新公司52.7%股份,健力士股東取剩餘;帝亞吉歐成為當時全球第7大食品飲料控股。

2000年起,新任CEO改變策略,聚焦酒類,將非酒資產出售。2001年將烘焙食品Pillsbury以105億美元出售,2002年將漢堡王以15億美元出售,並與對手合作共同收購酒廠西格拉姆(Seagram)。2021年時,公司有機成長占17%,併購所貢獻利潤超過75%。帝亞吉歐目前市值746億美元,蘇格蘭威士忌的市占全球第一。

學習點

從健力士創始家族的小我角度來說,時至第七代面臨轉型路口,沒有選擇出售退出,而選擇空降高管,改革成功!但因為沒有公司治理的煞車機制,成為一人決策,收購規模及操守作為失控,個人的野心超過公司利益及能力,不僅讓健力士家族消失,個人也消失在合併的洪流中。

從行業發展的大我角度來看,併購是一個必然過程。當行業結構碎片化時,市場資金點燃整併風潮後,常見大品牌吞併小品牌,形成地區的「角頭企業」,再以控股公司形式整併出一個區域的「龍頭企業」,最終跨區域合併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巨頭企業」,爭奪優勢訂價權,酒類行業發展就是典型的例子。在整併的三個階段過程中,企業需要清楚認知自身的處境與所在,才能順水推舟,訂定「進」與「退」的最佳決策。

【飲酒過量,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