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如何讓ESG從合規走向創新?必知的6大機會原型與5大執行方法
如何讓ESG從合規走向創新?必知的6大機會原型與5大執行方法
- 永續
- 林珮萱 Pei-Syuan Lin
- 2022/09/14
圖右為喬治.塞拉分;擷取自現場連線畫面。
【2022 ESG國際大師論壇】《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創刊於1922年,今年慶祝創刊100週年。《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特別邀請ESG領域的國際研究先驅與權威、哈佛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喬治.塞拉分(George Serafeim)越洋視訊演講,主講:「目的與獲利.變動中的競爭格局」。
這場ESG國際大師論壇於9月13日上午舉辦,現場近250席座無虛席,與會者多為企業董總級高階主管,包含多家大型金控集團總經理、科技大老級董事長等,場面熱絡,顯見ESG在台熱度有增無減。這場活動並由新北市政府、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台大EMBA校友基金會與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等,共同支持響應。
全台唯一越洋Live演講,親炙國際ESG研究權威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開場致詞時盛讚,喬治.塞拉分投身ESG研究近20年,是哈佛商學院最年輕獲得終身職的教授,並當面邀約塞拉分將來能親自來臺灣與讀者見面。
早在2003年,喬治.塞拉分便關注ESG議題,當時學術界對此所知甚少,他不只眼光前瞻、投入鑽研,所發表的研究論文亦受到肯定。近期塞拉分發表新書《目的與獲利》(Purpose & Profit),今年8月31日中英文同步出版,由天下文化出版繁體中文版。
他在書中分析許多關鍵論點,當中奠定他ESG權威地位的,當屬所提出的實證:「做好事和賺大錢,可以兩全其美」。在他擔任共同主席的哈佛商學院「影響力加權會計研究計畫」(The Impact-Weighted Accounts Project),更大力推動企業要以財務面的量化數據,來呈現社會和環境面的影響。
6種機會原型、5大ESG策略建議
專題演講一開場,塞拉分先從大環境的變化開始談起,說明為何研究企業的目的與獲利,會成為現代管理顯學。
塞拉分提到,隨著社會與產業演進,如今人們的「選擇」變多,各種資訊的「透明度」提高,愈來愈多利害關係人開始「發聲」,對企業「價值」提出改革的聲浪。
在這波浪潮中,塞拉分嘗試以「潛在價值創造」、「執行風險」兩大軸線畫分,歸納出企業可掌握住6種機會原型。
首先,最基礎階段屬於「看見價值」。意指了解與意識到ESG的重要性;其次可透過「營運效率」改善;接著發展「替代品」,比如更改原料;再往上可以朝向「單一業務調整」,做出一項事業體的改造;後續再進階為「業務轉型」;最理想狀態將是可開創出結合ESG概念與企業核心策略的「新市場」。
以上這些,如何做到呢?塞拉分直接給出5大建議。
- 擬定策略。但策略必須差異化,且需要專注在自己企業擅長或最重要的事務,不是別的公司做什麼,你就做什麼,這樣就不是差異化策略。
- 領導者展現的承諾與決心非常重要。
- 企業目的,必須能貫穿到組織營運流程中。
- 建立去中心化的決策機制。
- 導入可信賴的影響力會計。
塞拉分非常強調「去中心化」的決策機制。他解釋,過往企業可能會認為這是某個永續部門的任務,但真的要能成功,得仰賴各部門、甚至讓每位員工都具備永續思維,「讓每位員工都是ESG大使,帶動企業永續成長。」
力倡「影響力加權會計」,讓非財務績效也能數據化
另一件重要的事則是他長期強調的「影響力加權會計」。
塞拉分指出,過去對永續績效的揭露,多半聚焦講述商業投入及與商業活動直接相關的產出。但對於相關活動的影響力及所創造的改變,缺乏可衡量的價值。因此他主張藉由「影響力加權會計」制度,讓企業能以財務面的量化數據,來呈現社會和環境面的影響。
他指出,企業在實踐ESG的路上,通常有三個階段。第一步是想辦法「合規」。就是法令規章規定到哪裡,就配合到哪裡。第二步進階到透過ESG的策略,提升「營運效率」。他觀察目前多數企業僅能做到前兩階段。但真正ESG領袖級的企業,必須走上第三階段,透過ESG來帶動企業的「成長與創新」。
塞拉分也分享企業如何將ESG策略結合企業發展的實際做法。
他舉一家歐洲先進材料公司為例,該企業內部開發一套ESG策略管理工具,分別以「營運脆弱性」與「市場吻合度」作為橫坐標與縱坐標,依序區分出風險高低及難度/挑戰高低共四大區塊,由此分析出自家產品或解決方案的屬性,會落在哪些區塊。再以這樣的分析結果,制定企業各項研發、採購等決策參考。
而經過與營收成長的數據對照後,就可明顯看出「營運脆弱性高」以及「市場吻合度具挑戰」的區塊,營收成長度正在下滑,反之則有成長。
演講尾聲,塞拉分拋出幾項關鍵提醒。
首先,未來將充滿「非線性改變」,也就是說改變可能會來自意想不到之處,未來也將有更多新制規章與消費者需求,企業必須隨時跟上市場標準。企業的永續作為要具備獨特與差異化;而透明揭露也將是常態。
(論壇下半場整理報導請點此〈周俊吉、郭水義、胡星陽,共同探討企業如何兼顧目的與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