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業務「走向全球的不是企業,而是人」

個人篇》勇敢突破文化舒適區

「走向全球的不是企業,而是人」

“Companies Don't Go Global, People Do”

「走向全球的不是企業,而是人」

藝術作品:香儂.蘭金(Shannon Rankin), 手工藝品二(細部)(Artifacts〔II〕〔detail〕), 2015年,地圖、壓克力、黏合劑、紙,30吋×44吋。

著有《全球技能:如何跨越文化調整你的行為,而不迷失自己》(Global Dexterity: How to Adapt Your Behavior Across Cultures Without Losing Yourself in the Process )的安迪.莫林斯基,敦促我們把重點放在世界各地完成工作的日常做法上。這位布蘭戴斯大學(Brandeis)教授依據多年的實地研究、教學,以及顧問工作的心得,建議讀者嘗試採用不違反自我意識、但適應新文化規範的工作方式。他接受《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執行主編克利夫專訪,談論跨文化學習的難處與樂趣。

《哈佛商業評論》問(以下簡稱問):你的研究,著眼於個人學習適應新文化時使用的「微觀歷程」(microprocess)。為什麼選擇這種做法?

安迪.莫林斯基答(以下簡稱答):起初,這比較像是個人的喜好,而不是學術興趣。大學畢業後,我在巴黎一家小型顧問公司做事,我喜歡觀察世界各地的人如何了解周遭的文化、試著調整自己以符合別人的期望、將失禮歸咎於自己是外國人等;一般來說,他們都能應付過去。其實,我還寫了一本觀察日記。那時我還不曾聽說過「組織行為學」,但後來進了研究所研習組織行為學和心理學,進一步探討這些問題。

國際管理專家安迪.莫林斯基建議我們,甩掉文化差異的抽象概念。

我在研究所時,也兼差指導外國專業人員。他們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在極度不願意的狀況下,以新方式行事。困難主要是在心理與行為上,而不是在認知上。但我很快就發現,大多數學術文獻,甚至大部分的跨文化指導,是著眼於差異:在德國,人們這樣做,在中國,人們那樣做。差異是重要的,但在抽象的層次了解某件事,沒辦法協助你調適。你必須在實際的情境當中練習新行為,例如,在會議上勇於發言,或是給予某人績效回饋意見。所以,我的工作向來結合理論與實務,而且在這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