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搶救競爭力

以不當的績效指標作為決策基礎,最終可能會讓好事變成壞事。本文以「雄孔雀的尾巴愈變愈大,以致影響逃生」為例,說明資本主義「失控」的過程:人們致力追求股東權益報酬率,並持續競爭,結果反而造成資本主義的危機。
富有國家的經驗顯示,資本主義濫用了兩個傑出的概念。第一個是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這個指標衡量的是價值創造,讓許多其他較全面的指標備受冷落。第二個概念是競爭,許多人已將競爭視為目的,而不是促進成長與創新的工具。

這兩個概念,起初為解決一個迫切的問題,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這個問題就是:如何分配資源,而目的則可借用英國哲學家傑若米.邊沁(Jeremy Bentham)的說法,是要「為最大多數人創造最大的幸福」。數百年來,先進經濟體緊抱這些解決之道,但問題已經改變。這種未能對症下藥的錯誤,已造成許多迫在眉睫的困難,許多人因此宣稱資本主義已經失敗,本質上完全行不通,這不僅是因為世界爆發金融危機,也因為那個危機讓資本主義的缺陷更顯露無遺。

但事實並非如此。廣義而言,資本主義就是私有產權,以及藉由市場分配資源的體制,現在仍是促進繁榮,提升生活品質最有力、最有彈性、最強健的制度。但資本主義能否繼續有效運作下去,則要看我們能否適當調整從企業家、監理機關,到投資人等所有體制參與者的努力方向。資本主義的實踐者必須停止盲目追求ROE與競爭,而這個過程,應從認清這兩者的本質開始。如今,兩者都已成了脫韁野馬。

孔雀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