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管理無國界公司3.0

企業要在全球的市場上經營成功,就必須認清多樣化和距離的重要性,而不是設法消除它們。因此,經營上的無國界,不等於是無國籍。其實,唯有根植於本土的世界觀,才是真正務實的看法,也才能打造真正的國際級企業。
金融的困頓,造成經濟成長不均。失業率居高不下,導致保護主義呼聲日益高漲,尤其是已開發國家威脅要實施保護措施。不管是富國還是窮國,族群、宗教、語言的隔閡,都會引起局勢緊張,更有人大談分裂,或是部落意識的新時代已經來臨。這些發展,和我們才剛適應的趨勢相牴觸。我們本來以為,各個市場正跨越了國界,天衣無縫地整合在一起;科技消除了距離,各國政府的存在已不重要。2008年的金融危機餘波盪漾,更提醒我們:在許多方面,差異性還是相當重要的。

我們也要重新評估全球型經理人,或是全球型公司的意義到底是什麼。談全球營運的管理著述,不少都接納啟蒙運動時期的理念。這個理念,是18世紀哲學家伊瑪紐爾.康德(Immanuel Kant)提倡的,主張揚棄所有「對國家、種族、民族的忠誠」,成為世界公民。2000年,策略大師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出版著名的《看不見的新大陸》(The Invisible Continent )。他在書中談到的世界,就是企業在服務各個市場,以及建立供應鏈時,大致上是無視於地理疆界存在的。不是只有推廣前衛觀點的管理專家,才有這樣的思維。2007年,《哈佛商業評論》為我進行的線上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