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你是活給別人看,還是走自己的路?用正念找回注意力主導權

你是活給別人看,還是走自己的路?用正念找回注意力主導權

BeautyStars/shutterstock

當我們被他人期待和社會認可的渴望所驅動時,「沒有自己的時間」就成了現代職場人的集體困境。這種看似成功、實則失衡的忙碌,往往源自於我們讓注意力被FOPO(對他人意見恐懼)綁架。研究發現,大腦在「神遊」時不但消耗大量能量,也讓我們更不快樂。要重新掌握注意力主導權,擺脫這種情緒負擔,正念練習是一項關鍵解方。

當忙碌取代休閒時間,成為地位的象徵,「我都沒有時間可以留給我自己。」成了我們常聽到的感嘆(或是炫耀)。我們用這一句話,同時表達了我們的疲憊感和社會價值。言下之意是,稀缺與被需要使我們成為更炙手可熱的人力資本,但假如我們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我們的人生會變得更好。

現代人對獨處的矛盾情結:為何我們寧願被電擊?

擁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是個很不錯的想法。但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心理學教授提摩西.威爾遜(Timothy Wilson)及其同事發現,許多人不喜歡獨處,而且會不遺餘力地避免獨處。

威爾遜的研究團隊請大學生們獨自待在一個空無一物的房間裡,用自己的思緒娛樂自己。唯一的規則是,他們必須坐在椅子上並保持清醒。接下來,研究者會詢問參與者,他們有多喜歡這項體驗,以及是否難以保持專注。

大多數的參與者回答說,他們難以專注,而且思緒會飄走。絕大多數人不喜歡與自己的思緒獨處的體驗。

接著,他們請那些學生再次單獨待在那個沒有任何刺激物的房間,什麼事也不做。這一次,參與者可以按一個按鈕,然後接受不舒服的電擊。(這些參與者事先曾被電擊過,並表示他們願意付錢避免自己被電擊。)很顯然,他們寧願做點什麼,也不願獨自發呆,但他們寧可參與一個不愉快的活動,也不願什麼事都不做嗎?

研究結果顯示,他們寧可被電擊。25%的女性選擇用電擊打斷獨自思考的時間,而有高達67%的男性選擇電擊自己一次以上。有一個極端的人按了490次按鈕!想像一下那個人的腦袋裡在想什麼。

大腦的「預設模式網路」如何導致FOPO與不快樂神遊

我們為何這麼討厭與自己的思緒獨處?

答案可能藏在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 DMN)裡。它可能是我們產生自我感知的神經學基礎,是感受痛苦的區域,也是FOPO的來源。這似乎讓預設模式網路顯得惡名昭彰。

神經學家賴希勒發現,當我們沒有從事任何外部活動時,預設模式網路(一個從來不曾被發現,一群互相連結的腦部結構)變得更活躍了。

這項發現可以提出一部分的解釋,說明大腦在「休息」時消耗的能量,與進行複雜心智任務時消耗的能量幾乎差不多,以及大腦消耗的能量約占一個成年人所有消耗能量的20%,而大腦的重量只占一個人體重的2%。 原來我們的大腦從來沒有真正關機。

 假如我們的大腦永遠開機,那麼當它沒有專注在明確的目標時,究竟在做些什麼?用一個可能過度簡化的說法,我們的大腦此時會進入「神遊」的活動模式。

對大多數人來說,神遊不是一件愉快的事,這是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丹.吉伯特(Dan Gilbert)與馬修.格林沃斯(Matthew Killingsworth)的研究結論。它們開發出一個iPhone應用程式,並用它在一天中的隨機時間與83個國家的五千多人進行聯繫。他們會問研究參與者:「除了你正在做的事之外,你現在是否想著其他的事呢?」還問他們當下覺得愉快還是不愉快。

這個研究發現,我們的人生有幾乎一半的時間都在想著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之外的事。雖然在創造性探索的時刻,這可能是一種正向插曲,但當這些思緒使得我們感到不滿足和不快樂時,它就會造成情緒上的負擔。

一方面,不受框架限制、自由奔放的思緒可以產生美好的創意,另一方面,當我們的思緒不亂跑的時候,我們會比較快樂,我們要如何調和這個矛盾?實情是—我們兩者都需要。我們真正的能力蘊藏於能夠選擇把注意力放在何處,並且具備達到這個目標必要的心智技巧,也就是有能力選擇是否想要反覆思考我們的同事、同學、教練、朋友或勁敵可能對我們產生的看法。

正念的力量:擺脫FOPO,掌控你的注意力

我們不需要讓他人的意見綁架了我們的注意力。我們可以不讓神遊的思緒喧賓奪主,成為主角。我們該如何把注意力引導到我們想要的地方,而不是跟著大腦對社會認可的原始渴望走?

答案是:正念。

正念是改變你與FOPO關係的基本工具。它可以幫助你深入覺察自己在每個時刻的意念、感覺和情緒,為你創造一個空間,使你對事情做出回應(response),而不是反應(react)。

正念練習幫助在我們的認知和情緒之間創造一個空間,使我們看見事物的原本面目。我們能夠意識到,我們不等於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我們不等於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和意見。我們遠比那一切要大得多,也豐富得多。我們不需要跑到某個地方才能得到覺察。我們只需要培養出一種能夠自然走進覺察狀態的心理能力。

正念能使我們更容易意識到,我們是多麼頻繁思考別人對我們的看法。我們開始認知到,是哪些深層的憂慮,形成了我們的想法和行為。我們會愈來愈善於處理那些想法。我們開始看出是哪些觸發物、條件和思考模式,驅動了我們渴望得到社會的認可。


自我升級第一原理

書名/自我升級第一原理(The First Rule of Mastery)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2025年7月8日
作者/麥可.傑維斯(Michael Gervais)、凱文.雷克(Kevin Lake)
作者簡介/麥可.傑維斯為世界頂尖的高績效心理學家。凱文.雷克為「尋找大師」創意長。
譯者/廖建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