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 AI投資策略:自建、外購、混合,哪種最適合你?
AI投資策略:自建、外購、混合,哪種最適合你?
It's Time for Your Company to Invest in AI. Here's How.
- 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
- 黛博拉.裴瑞.彼頌恩 Deborah Perry Piscione
- 2025/09/03

HBR Staff/Unsplash
成功企業不僅投入資源發展AI,更建立系統性決策框架,策略性運用自行建置、外購、混合及策略伙伴4種方法。每項功能皆評估策略價值、組織準備度及長期競爭優勢,並結合專案管理、供應商遴選與整合規畫,使AI投資帶來最大回報。
究竟為什麼,有些公司砸下幾百萬美元投資AI能力,卻眼睜睜看著競爭對手用低得多的成本取得更大成果?
這個問題凸顯了當前組織面臨的策略兩難:想投入資源發展AI功能,最好的方法是什麼?企業應該在什麼情況下自行開發,什麼情況下採購外部解決方案?答案並非簡單的二選一。
企業目前正逐漸拋棄這種「建置還是外購」的二元選項,而傾向採取更細緻的做法。根據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的報告,受訪的IT主管只有13%打算自行從頭打造AI模型;53%則打算先使用已經訓練好的模型,再以企業自家數據加以強化。這種改為策略性導入的轉變(包括日益走向策略伙伴關係的趨勢)顯示,各方已體認到投資AI的成功與否,重點不在於花了多少錢,而在於如何聰明地在自行建置、外購、混合以及合作等策略之間進行投資。
我身為AI轉型顧問,在第一線觀察這些企業如何一邊面對這些決定,一邊調整手中的勞動力以配合採納新科技。隨著不同規模的企業加速採用AI,這些決定的急迫性也跟著加劇——根據Trinet的2024年職場現況報告,中小企業有88%的雇主、71%的員工已經在工作場所使用AI。能從AI投資中取得最高回報的企業,都建立了遠超越單純成本考量的系統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