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 從舊思維中提煉創新

從舊思維中提煉創新

Alones/Shutterstock

創新並非無中生有,而是過往經驗的結合與再造。本期封面故事以「前例思維」為主題,探索用新眼光看舊點子的方法,幫助企業從前例中汲取養分、開創未來優勢。

蘋果公司前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曾說:「創新工作的很大部分是連結。」意思是,有效的創新不一定是從零開始的,而是連結各種點子而成。只是當經理人和發明家不斷試著從現代大科技找尋連結、締造創新時,別忘了連結許多舊點子,也能造就絕佳的創新。

我們來看看舉世公認的創新典範——福特T型車。T型車的生產,讓量產而廉價的車進入美國的平常人家,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消費型態。然而,當時亨利.福特(Henry Ford)並沒有發明什麼突破性科技,而是結合一些存在已久的做法,包括他引用芝加哥屠宰場的移動式卸解線、導入寶僑(Procter & Gamble)的利潤分享制度來激勵員工,以及模仿勝家(Singer)縫紉機的獨立經銷商網絡。

如今,這種從前例尋找創新點子的做法,變得更有系統了。史丹福大學的創業課程就教導創業家「前例思維」的三步驟。第一步要創業家重新建構問題,例如福特並不是問「如何賣車更賺錢?」,而是問「如何讓每個人買得起車?」第二步是尋找前例,盡量把自己從熟習的領域抽離出來,找到新奇的前例。現在的大型語言模型(LLM)可以助你找到許多前例。最後一步是融合,每位成員須將案例充分消化吸收,才能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