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與轉型 我都還沒有準備好,機會就來了怎麼辦?

我都還沒有準備好,機會就來了怎麼辦?

圖/郝旭烈提供。

一個好機會突然出現,但我還沒準備好怎麼辦?如果因此「畫地自限」,覺得自己「上不了檯面」,那麼機會就真的溜走了;反之,用開放積極的心態迎接機會,更多的可能性反而就此展開……

由於從小學習二胡的關係,台北市立國樂團在我的心目中,就是神壇般的象徵,就是國樂巔峰音樂家齊聚一堂的存在。

然而我雖然嚮往,卻也從未想過在我的人生當中,會與這群優秀的音樂家們有什麼交集。

直到我出版第一本書《好懂秒懂的財務思維課》,才開始和台北市立國樂團,還有許多站在頂峰的音樂家,有了相識的機會,甚至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並開啟了我經營「郝聲音Podcast」的緣起。

出書?這能夠和音樂家連上什麼樣的關係?

所有的緣分,都源自於一個「臨時起意」的構想,從一個我自己策畫的小型新書分享會開始。

畢竟碰上人生的第一次出書,我就跟「大姑娘上花轎──頭一遭」那般興奮。所以,我就很開心地想要舉辦暖心茶會,邀請好友和好友的朋友們同聚一堂,一起吃吃喝喝、分享難得的喜悅。

我心忖,除了吃喝以外,也想讓活動過程有點音樂的元素加入,不僅好玩也能帶點趣味。因此我就特別邀請兩位非常知名優秀的國際級音樂家,吉他大師蘇孟風,以及大提琴大師陳世霖共襄盛舉。

既然是好朋友,我就不客氣,又「臨時起意」和兩位老師商量,是否可以用我這位素人的二胡和吉他,與他們合奏同樂。沒想到這兩位大師,竟然都答應了。

原來,不僅「藝高」人膽大,就算「藝低」也可以讓人膽大。

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總要想得到,才能做得到。

就在當天活動準備就緒,四、五十位賓客陸續入場的時候,沒想到我的竹南同鄉好友美慶姐,竟也邀請一位我想都沒想到的貴賓,就是台北市立國樂團的團長鄭立彬老師,也來參加我的新書分享會。

雖然心中有些震驚,但是我不知怎麼回事,突然有兩句話,在那個時候就靈光乍現的飛進我腦海裡:「只要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因此,我就泰然自若地走向前去,和鄭立彬團長打招呼、寒暄並自我介紹。然後恭恭敬敬告訴他說:「等會兒我會為賓客們演奏二胡,至於我有多厲害,您就不用想像了。只要看我旁邊,這兩位吉他手和大提琴手為我伴奏,您就知道我有多非同凡響。」

蘇孟風老師、陳世霖老師和鄭立彬團長原來就是舊識,聽我這麼正經八百的胡說八道,大夥兒一陣開懷、哄堂大笑,也就不在乎我二胡到底有多麼「出類拔萃」了。

沒想到就是因為這樣子的關係,我和鄭立彬團長結識,而後竟然被他邀約,擔任台北市立國樂團新季度的開幕記者會主持人。從此我和台北市立國樂團,以及許多的音樂家就逐漸建立起深厚的情誼。

我不僅陸陸續續在國家音樂廳,以及各種場域,主持了非常多場音樂沙龍和演出。甚至是後來的「郝聲音Podcast」也是因為在新冠疫情期間,期盼能有個管道為音樂家發聲,才啟動的節目。

凡此種種,都和當時那個有點突兀的「臨時起意」新書發表會,以及音樂家和我這位素人的合奏安排,脫不了關係。

有人曾經問我:「你主持國樂團開幕記者會之前,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我搖搖頭,想都不想就說沒有。

通常就會有人繼續追問:「那你都沒有經驗,怎麼會敢接這樣子的工作?」

這個時候,我就會回覆他:

「在寫第一本書前,我也沒有寫過書啊!」

「新書分享會前,也沒辦過啊!」

「我也沒和專業音樂家合奏過啊!」

「更早以前我也不認識蘇孟風老師,我也不認識陳世霖老師,我當然也不認識鄭立彬團長啊……」

重點是:「那又如何?」

反正,只要做到就會知道,只要相遇就會相識;只要有了第一次,那麼下一次就叫「再一次」;而且接下來的一次一次,都是「再」一次。

開始,就會變得不一樣,繼續,更會變得不一樣。

很多人問我說:「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但如果沒有準備好,而機會來了該怎麼辦?」

我說,既然「機會」跟靈光乍現的「想法」一樣,常常都是「臨時起意」,又怎麼能夠知道什麼叫做「準備好」?

所以,當機會來了,只要記得說「好」,就是夠好的準備,就是準備得夠好。

就像我常常提醒自己的:不是因厲害才開始,而是因開始才厲害。新機會帶來新學會,新學會帶來新機會。

臨時起意,總要願意;總要願意,才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