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邏輯是什麼?是說「別人聽得懂」的話

邏輯是什麼?是說「別人聽得懂」的話

邏輯是什麼?是說「別人聽得懂」的話

Anton Vierietin/shutterstock

以前聽到批評一個人說話沒邏輯,最常講就是:「都不知道他在說些什麼?說了半天沒有一句我聽得懂。」所以很多時候,所謂邏輯並不是什麼細緻的對錯,而是最基本的:讓別人理解你在說些什麼。

重點觀念:不只說自己想要說的話,更要說別人聽得懂的話。

從半導體到銀行金融業,在職場上一路走來,我除了在產業上有非常大轉換之外,即使在同公司裡面,很多時候身處不同的部門,也有非常大的學習差異。

其中最令我深刻的經歷,就是在銀行擔任運營和財務副總那段時間,公司內的技術長(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CTO),臨時因為家中變故,需要辭任回到故鄉馬來西亞。

由於事出突然,我就被臨危受命在找到新技術長之前,暫時兼任這個職位。

除了我自己訝異之外,更緊張的是原來隸屬於技術長的四個部門主管;畢竟在他們的腦海中,很難想像由一個IT技術的門外漢來帶領他們,會是什麼樣的光景。

請對我說「大白話」

畢竟隔行如隔山,他們的擔憂不無道理,我也可以理解。

所以在人事命令發布那天,我就特別找他們四位喝咖啡聊了一下。

其實我要傳遞的訊息非常簡單,就是讓他們不要把我當成「專業」老闆,反而要把我當成什麼都不懂的「小白」,並嘗試對我練習說大白話──讓我透過他們淺顯易懂的說明,就能夠很容易理解IT技術資訊相關領域的操作、管理、採購,以及如何面對與解決重大問題等等的日常事宜。

這麼一來,他們也比較容易和其他部門以及高階主管,進行溝通。

尤其常常在與採購委員會溝通時,每當IT技術部門解釋採購需求,就會讓我們這些非IT部門決策主管一個頭兩個大。

原因就是:雖知道IT技術的需求至關重要,但眾多專有名詞以及令人難以親近的IT術語,就變成了理解障礙的決策鴻溝。

後來,反而是我這位門外漢在成為他們的IT領導之後,變成了IT部門與其他單位最好的翻譯官,進一步拉近了資訊部門與其他單位的距離。

就像我常掛在嘴上的口頭禪:「只要讓我懂了,其他的人也就懂了。」

畢竟,專業的「價值」固然重要,但是專業的「傳遞」更加重要。

就像我以前在台積電直屬老闆,曾告誡我的兩句話:「不只說自己想要說的話,更要說別人聽得懂的話。」

如果你說的話再怎麼有價值,但是別人聽不懂、不理解,那就代表這份價值沒有傳遞出去。

請讓12歲的小孩也能聽懂

記得以前聽到批評一個人說話沒邏輯,最常講就是:「都不知道他在說些什麼?說了半天沒有一句我聽得懂。」

所以很多時候,所謂邏輯並不是什麼細緻的對錯,而是最基本的:讓別人理解你在說些什麼。

與其賣弄讓別人聽不懂的專業,或是天花亂墜的術語,倒不如貼心的能夠讓別人有「豁然開朗」的感受。

什麼是「豁然開朗」?

記得有位我尊敬的老師,他告訴我們真正的溝通,從來不是講大道理,而是能夠透過貼心語言文字傳遞,讓別人能夠豁然開朗,甚至有「啊!哈!」的感覺。

然後他就舉了個例子,說是有位兩性關係的大師在演講的時候,問了台下聽眾什麼叫做「真愛」?

結果所有觀眾都面面相覷,不知如何回答。

這時大師又問大家:「如果大家相信這世界上有鬼,請舉起你的右手。」

台下所有觀眾,幾乎全都舉起右手。

接著大師又問大家:「真正見過鬼的人,請舉起你的左手。」

沒想到舉起左手的人,寥寥可數。

然後大師緊接著用非常尖銳的語調對著群眾說:「看到了嗎?真愛,就跟鬼一樣,是大家都相信,卻沒幾個人見過的東西。」

所有人聽到這裡,禁不住愣了一下,然後此起彼落的哄堂大笑聲響徹雲霄。

這就是「豁然開朗」,這就是「啊!哈!」

諾貝爾物理學家費曼,是我非常尊敬的科學家、作者和演說家。

我在大學時候讀到他的著作《別鬧了,費曼先生!》就愛不釋手。

心想怎麼可以有人把物理學說得這麼樣的平易近人和有趣生動。

甚至心想如果早點讀到費曼著作,或許也有機會把物理當成是終身熱愛,而不只把它當成是考場上的窒礙。

尤其在費曼身上學到的最重要觀念,就是「費曼學習法」。

所謂「費曼學習法」,就是費曼認為當學完專業後,要試著把所學教給一個12歲小孩聽懂,如果沒有辦法讓他懂,就代表還沒有掌握這門學科的精髓。

為什麼是12歲小孩?因為,那代表完全不理解的知識小白。

這也就說明:真正的專家,是不賣弄專業,而又能夠把專業傳遞給沒有接觸過專業的人讓其理解,那才是真專業。

記得看完這段後,自己寫下筆記:「要把所學說給別人聽懂,才代表是真懂」。

這又讓我想起了那兩句話:「不只說自己想要說的話,更要說別人聽得懂的話。」

讓人聽懂,讓人明白;這才是良好的溝通力,這才是應有的邏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