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分析台灣中油「零失誤」油罐車,安全升級加好加滿!

台灣中油「零失誤」油罐車,安全升級加好加滿!

台灣中油「零失誤」油罐車,安全升級加好加滿!

整合油品的「儲存、運送、銷售」三大環節,中油落實數位轉型專案,把油罐車變聰明;張智傑攝。

【2021數位轉型鼎革獎—卓越營運轉型獎】國營企業總是給人組織僵化的印象,很難與數位轉型做聯想,但公司員工平均年齡50歲的台灣中油,做到了!為了讓民眾安心加油、降低卸載油品的失誤風險,台灣中油祭出什麼數位策略,把「油罐車變聰明」呢?

「每天大概有500部油罐車在全台到處跑,一整年累積下來的運油價值,換算有3600億元,」台灣中油副總經理黃仁弘表示。面對如此龐大運量,提高運油安全一直是首要任務。

一輛油罐車從各地供油中心罐裝油料,出車運送,抵達加油站卸油,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其實工序頗為繁瑣。加上油品是具有危險性,跟一般載貨完全不一樣。

隨著數位浪潮來襲,2017年起,中油著手研究物聯網技術。先蒐集各國油罐車電子化管理相關技術,再研發語音及網路訂貨、派車調度、自動灌裝、及油罐車行車管理等系統,讓油品的儲存、運輸與銷售各環節整合,最後開發出「油罐車電子化物聯管理系統」。2019年起陸續導入,2021年1月全面設置完畢。

此專案歷經四年,更榮獲今年首屆《哈佛商業評論》「數位轉型鼎革獎」卓越營運組的楷模。評審們肯定,油罐車專案將工業安全提升到另一個層次。

油罐車變聰明了!擺脫裝、運、卸三盲點

「油罐車電子化物聯管理系統」有何厲害之處?關鍵就是「讓油罐車變聰明了!」透過車上GPS及4G通信聯結,可全程即時監控油罐車是否有異常,不僅提升運輸安全,同時防止卸錯站、卸錯油等失誤。

首先,以往灌裝油料時,偶而會發生灌錯油品或過量,導致油料溢灌等缺失。導入自動灌裝系統後,透過地磅站,結合車牌辨識,就能確保車輛配對正確。

在運送過程中,為了杜絕意外事故,同步搭配多項行車即時監控設備,將GPS、胎壓胎溫監測,甚至是駕駛有無繫安全帶的情況,都納入稽查點。

「我們全部油罐車平均每日行駛里程,加總超過11萬公里,」黃仁弘說,過去要即時掌控每台車動向是大工程,但現在只要打開管制中心的電腦系統,就能隨時查看全台油罐車的行車狀態,一旦異常,便會發出紅色警示。

等到油罐車抵達加油站卸油,則有油槽液位3S(Service Station System)連線系統把關,比對油槽存量、訂貨、派車資料皆無虞後,才能打開油口。

很難想像,過往油罐車進卸油料是人工進行,採用塑膠封條加封油罐車的油口,以人工加封並抄寫封條號碼。新系統改用電子感測器,以電子封條取代,油罐車卸油前,系統會自動比對電子封條的資料,無誤才拆封。司機要持正確的磁扣,才能打開卸油口,當油位已達油槽容量九成,系統還能自動停止卸油。

眾多「防呆機制」,就是要確保萬無一失,「因為只要一次失誤,那就不得了,整個油槽的油品質都受損,」黃仁弘表示。

國營企業轉型不落後

推動數位轉型專案,對中油這樣的國營事業其實並不容易。「公司員工平均年齡49、50歲,年資都很高,老實說要學會轉換,大家都很緊張,」黃仁弘坦言,只得加倍花時間溝通,而觀念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又要再花5到10倍的時間訓練。尤其,新系統導入涉及跨單位,需要整合供油中心、運輸部門、自營站、加盟業者、及資訊部門,磨合期並不短。

然而,辛苦耕耘下,收穫愈來愈多。系統啟用後,每車次灌裝作業時間節省28.5%,效能也提升58%,以往行車管理員都得隔日才能進行的工作,如今可提前14小時做好審查。而油口改用電子加封,取代傳統的鉛條後,每年節省鉛封人力及塑膠封條費用約8,000萬元。

根據中油資料,2011年至2020年,合計發生23次卸錯油事件,等於一年約發生二次。2021年新系統啟用後,卸錯油機率已降為0%。

未來系統還會持續精進,加設新功能,比方納入車輛限速管控,甚至在不違反隱私下,即時量測司機的生理數值,關心有無過勞等。「這一切都是為了讓民眾能安心加好油,」黃仁弘說。

>>看更多2021鼎革獎相關報導

【台灣中油小檔案】
成立/1946年
代理董事長/李順欽
2020年營業額/7217億元
主要業務/油氣之進口、探勘、開發、煉製、輸儲與銷售,涵蓋上游進口至生活消費品之下游供應的綜合型能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