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文化把工作場所變成文化空間!設計不再純辦公的辦公室

把工作場所變成文化空間!設計不再純辦公的辦公室

費拉斯.海因斯(1913~1993)是一位以抽象感性而知名的視覺藝術家。他是「螺旋派」(Spiral)創始成員之一,這是在1960年代初,為響應民權運動而出現的非裔美國籍藝術家團體。海因斯曾在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國家肖像美術館(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以及赫胥宏博物館和雕塑園(Hirshhorn Museum and Sculpture Garden)擔任主任修復師。

隨著新冠疫情導致企業大規模採取遠距工作模式,領導人或許會以為,實體辦公室已經沒有存在必要。其實,員工的實際互動,能帶來更多生產力與創新。在後疫情時代,如何設計創造更多價值的辦公室?

2019年6月,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啟用在瑞士洛桑的新總部:奧林匹克之家(Olympic House)。這棟費時六年、耗資1.5億美元建造的新大樓,落成九個月後就空無一人。就像全球各地的知識工作者一樣,IOC人員都在家裡工作。

新冠病毒迫使全世界進行一場自然實驗,證明學界和有遠見的科技人士,自1980年代就在談論的遠距工作的各種可能性,絕非誇大其辭。新冠疫情爆發前進行的研究,證明富裕的工業國家內,有些員工確實能有效地在家工作,而且其中約有八成員工願意這樣做,至少願意有部分時間在家工作。遠距工作進行幾個月後,雇主也了解到,就算不進辦公室,大部分工作都能順利完成,大部分會議也能順利進行。

當然,公司不會突然放棄辦公室,因為到辦公室上班,向來就不僅是為了工作。而在近期內,科技也無法使社交活動減少依賴直接的人際接觸。但是,我們確實必須重新思考太多辦公室採用的小格間設計。

新冠疫情爆發之前,大多數企業認為,辦公室是讓人工作的地方。疫情發生後,辦公室成為進行工作或例行會議的次要場所,對知識工作者來說尤其是如此。拜資訊和通訊科技日益強大的功能所賜,他們大部分工作都可以在家裡進行。因此,員工將愈來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