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找出異地任職最佳效益

疫情趨緩,加上全球化浪潮,異地任職的趨勢不會改變。到遠離總部的地方任職,可因而獲得財務利益,並強化解決問題和領導的能力,也能建立人脈網絡,促進職涯發展。但這樣做,也有各種限制和代價,應先想清楚利弊得失。
比爾.魏斯曼(Bill Wiseman)面對一個難題。他在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西雅圖部門工作了兩年,妻子卻在日本沖繩找到工作,因此他必須決定是要繼續留在美國當顧問,還是接受擔任南韓分公司的專案經理。魏斯曼很想獲得升遷,並離妻子近一點,但他不太了解韓國文化和語言,也擔心到亞洲工作會損害職涯發展。

許多專業人士都知道這種選擇何等困難,因為他們也曾面對同樣的情況。雖然最近幾個月來的新冠疫情危機,使旅行為之停頓,但對於想在當今全球化經濟體系出人頭地的企業主管和知識工作者來說,這種能在異地工作的地域流動性(geographic mobility)是非常重要的,對多國籍公司的人員更是如此,而且,這種趨勢不可能改變。但是,如果機會出現在遙遠異地,你怎麼知道這種機會是否適合你?到新的地方或國家工作一陣子,可能加強你解決問題的技能,讓你成為知識中介者,也可能獲得財務報酬。然而,這也有壞處。要如何獲得所有這些好處,同時減少當中的限制和代價?

針對各種組織和企業裡數百名曾跨國工作的專業人士所進行的研究,為此指出一條路。簡單來說,任何考慮異地工作的人,在接受之前,都應該先想清楚整個工作週期:何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