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分析 機器人讓製造外包逐漸失色

目前各界大肆討論未來機器人會把大家的工作搶走。這股熱潮主要是回應以下兩者的內容,一是艾瑞克‧布萊恩尤夫森(Erik Brynjolfsson)和安德魯‧麥卡菲(Andrew McAfee)所著、深具洞察力的新書《第二次機械時代》(The Second Machine Age),另一項則是牛津大學瑪丁學院(Oxford Martin School)的研究報告《就業大未來:工作有多麼容易受到電腦化的影響?》(The Future of Employment: How susceptible are jobs to computerization?)。前者認為,數位科技和機器人學的進展速度飛快,因此「從律師到卡車司機等所有類別的職業,都會受到破壞。企業會被迫作出改變,不然就會滅亡。」後者則宣稱,在接下來的七到十年之間,最多達47%的美國工作會受到機器人和自動化的影響。

儘管情勢看起來似乎完全無望,機器人學和相關科技的進展,其實對於本地製造業和服務業都有正面的影響,並且能夠維持和創造工作機會。在已開發的經濟體,機器人學和相關科技的進展,甚至引發了工作從海外回流的趨勢,也稱為「包給機器人來做」(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