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讓你的大腦酷一下

讓你的大腦酷一下

This Is Your Brain on Cool

神經科學、臨床心理學實驗結果發現,追求「酷」的消費,能帶給我們更具意義的社會經驗。對我們的自我意識來說,「酷」不只是可以增強你的自尊心;它也會反映你想跟世界溝通的立場,讓我們想跟其他人連結。
我超喜歡「標準收藏」(Criterion Collection) 這個家庭影片光碟的精品品牌,它專精美國與國外經典電影。對我這樣的影迷來說,當然會選擇這個品牌,因為它不僅在盒裝藍光光碟裡裝滿了訪談、紀錄片和幕後花絮, 還請了傑出的插畫家和藝術總監來設計包裝,呈現極為吸引人的美麗封面。光是看著「標準收藏」陳列在架子上,就讓人讚嘆不已;我把個人收藏的約四十部電影,驕傲地展示在我家客廳的書架上。簡單來說,這些電影收藏讓我覺得很「酷」(cool)。

我認識的一些人, 只要擁有最新款iPhone、螢光綠的耐吉(Nike)配備、經特殊懷舊處理的皮靴,或是查克. 克羅斯(Chuck Close)繪畫裱框作品,也感受到同樣的喜悅。但為什麼會這樣?長久以來,反對消費的權威專家早就告訴我們,「酷」只不過是一個操控性的概念,企業用這樣的觀念,讓我們掏錢消費。行銷人員創造了各種形象;而我們接受那些形象。不過,最近兩本新書的作者指出,箇中的原因,其實不僅是抗拒不了廣告的誘惑,想好好放縱一下自己,或是跟他人比較時,不想輸人而已。我們會追求「酷」,是為了它提供的自信心和社會連結。

跟安奈特. 亞斯普(Anette 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