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扭轉意外為意料之中

營運篇》供應鏈風險管理最佳策略

扭轉意外為意料之中

From Superstorms to Factory Fires

扭轉意外為意料之中

插畫/LASSE SKARBOVIK

不管是超級風暴,還是工廠失火,這些災禍幾乎都無法預測,而且往往導致供應鏈中斷,造成重大的損失。本文提出一種新模型,能量化供應鏈中斷對公司造成的衝擊,而不探討中斷原因或可能性,來妥善管理突如其來的風險。

傳統的供應鏈風險管理方法,是針對每種可能擾亂營運的事件,了解它們發生的可能性和衝擊大小。對供應鏈中斷的常見情況,像是供應商效能不佳、預測錯誤、運輸出問題等,這些利用歷史資料來量化風險程度的方法很管用。

但對那些出現機率很小,造成的衝擊非常大的事件,就不一樣了,像是2005年重創美國的卡翠納颶風、2003年的SARS這種高度傳染性疫疾,或是工廠失火和政治動亂之類的突發事件,導致營運嚴重停擺。由於這些罕見事件的歷史資料有限,甚至沒有,很難用傳統模型來量化風險。因此,許多公司對這類事件準備不足,一旦災難驟現,後果可能很慘重。連營運非常老練的公司,都可能在事發後才忙著應變。2011年,日本的福島地震和海嘯後,豐田汽車公司就受到這種慘痛教訓。

為應付這類挑戰,我們發展出一套模型,用電腦化的數學方式來說明供應鏈,把重點放在供應鏈某些點可能發生的問題,像是供應商關閉工廠或物流中心淹水等,因而造成的衝擊,但不去探討供應中斷的原因。這種分析的優點,就是不必推斷特定風險可能發生的機率,因為不論是什麼原因造成營運中斷,同一套應變策略都同樣管用。只要利用這種模型,一旦碰到任何危機,像是重要供應商的設施停擺兩個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