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換腦袋才有未來

換腦袋才有未來

Architect Ellen Dunham-Jones on the future of retail in the postsprawl era

經濟低迷之際,最明顯的現象,就是空盪盪的店面,與死寂的購物商場。在消費者減少開支下,許多零售商紛紛關閉分店,或是乾脆結束營業。擔任喬治亞理工學院建築系系主任的建築師愛倫.丹南-瓊斯表示,空屋率很可能會比2008年高出一倍以上,拖垮繁榮時期舉債擴建購物中心的業主。
經濟低迷之際,最明顯的現象,就是空盪盪的店面,與死寂的購物商場。在消費者減少開支下,許多零售商紛紛關閉分店,或是乾脆結束營業。擔任喬治亞理工學院建築系系主任的建築師愛倫.丹南-瓊斯表示,空屋率很可能會比2008年高出一倍以上,拖垮繁榮時期舉債擴建購物中心的業主。

閒置零售點連鎖效應

《哈佛商業評論》問(以下簡稱問):對零售業而言,這次不景氣與過去有何不同?

愛倫.丹南--瓊斯答(以下簡稱答):從人口統計資料來看:在興建購物中心的全盛期,有一半的美國家庭有孩子,如今有孩子的家庭不到三分之一,單人一戶的情況增多。據估計,從現在到2025年期間形成的新家庭中,至少有四分之三是沒有小孩的,這對一些零售業者來說大勢不妙,因為家庭人數愈少,對家具與其他消費性商品的需求也愈少。在不動產市場崩盤下,數十年來,讓零售業成長的住宅繁榮發展逐漸停頓,所以美國消費者的需求,能否支撐目前每人超過二十平方英尺的零售空間,都是有問題的,這個數字,是歐洲每人零售空間的六倍或更多。
我預期會有愈來愈多閒置的零售點,雖然沒有人喜歡這樣的前景,但正如我們在書中呈現的,這正是永續再開發的大好機會。

問:新機會在哪裡?
答:住宅向郊區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