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企業研究所總裁,放棄大學終身教職,投身績效難以量化的非營利組織。而且,一上任就面臨挑戰:如何與其他機構競爭慈善捐款?但他力行變革,不僅取得業務收入每年平均成長10%的成果,並對政策發揮重大的影響力。
許多慈善家認為自己多年投入巨額捐款,卻看不到大規模的成果。因此,本文從過去15項全球改革行動方案中,找出共同要素:努力建立對問題的共識、建立可達成的階段性目標、設計可大規模執行的方法、帶動需求、接受修正方向。
目前每年台灣慈善捐款規模大約五百億元,然而80%捐款流向前五大慈善團體(慈濟、家扶、世展會、創世與伊甸),剩下數萬家中小型非營利組織必須競逐20%捐款資源。然而缺乏管理能力,財務與資源流向不透明,卻讓許多非營利組織在資源取得上處於不利位置。
對於企業來說,在管理上追求效率、透明與成長可說是理所當然;然而,非營利組織的管理卻無法完全套用營利組織的思維。
個案中的這家非營利組織,原本只為新興市場創業家提供支援服務,接下來卻打算擴大經營,正在考慮是否該在美國拓展業務。但,非營利組織需要像一般企業一樣擴張版圖嗎?而且,像邁阿密那樣繁榮的地方,會需要援助嗎?
許多重要學者都已著書、做研究報告,以及寫文章,探討企業領袖如何協助公司提升生產力;可是卻冷落了非營利事業這個主題。本文作者體認到,非營利組織若要讓工作的影響力倍增,提升生產力就是個效果強大的方法。作者因此決定針對這個議題加以探討,本文分析三家非營利組織如何在服務品質不打折的情況下,成功地降低成本。
LEADERSHI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MANAGING YOURSELF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