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品牌 中小企業的CEO,就是最強的品牌力

想要打造品牌,就只能花錢買廣告、買流量?比起資源充沛的大型企業,中小企也或許可以考慮「由內而外」,讓利害關係人充分了解執行長的理念與為人,進而產生認同感,造就獨一無二的品牌力!

「我不要曝光,我不喜歡面對鏡頭,我也不想接受採訪……」一個中小企業的總經理講得很直白,口氣也非常堅定,他看著我,又再補了一句:「我只是要建立我們公司的品牌,我不想要去建立個人品牌。」

「所以你認為,建立品牌就是要透過曝光,接受採訪,上媒體……」我苦笑地問他。

「不是嗎?不然別人要怎麼知道我們的產品?」總經理困惑地看著我。

我之前一直說:「打廣告不等於建立品牌」,看起來這個訊息並沒有被接受;幾乎任何一個人,可能是老闆,或者行銷,業務,甚至財務人員,多數認為:建立品牌就一定要打廣告、拿流量、找代言,這樣才可能建立知名度跟認知,才會有業績。

有流量才有生意,似乎是現在這個網路世界裡無法被挑戰的準則。有些老闆甚至自己下海,不斷地拍短影音,努力曝光,花了他一半以上的時間在拍影片、想劇情。有些老闆不斷地去擠錢,設法買到最便宜的流量;確保買到更多的流量,就能夠有更多的生意。這沒什麼好壞對錯,每個人做生意的方式不同罷了。

「請問你的員工認識你嗎?知道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嗎?喜歡你,還是尊敬你,或者很害怕你?你會跟你的員工個別說話嗎?會跟你的員工開公司大會嗎?」

看他點點頭,我繼續說:「當你在跟你的員工講話,其實就是對著鏡頭在講話,因為透過你的眼神、言語、講話的內容,他們認識了你。每一個行為,對他們而言更是一種直接的傳播。有一致性,他們就會記得,沒有一致性,他們就會混淆;你每一天都在曝光,在你的員工面前曝光。」

看著瞪大眼睛的總經理,我繼續說:「對你的同仁、供應商、股東,你就是一個「品牌」,只不過你建立的是一個清晰、具體的認知,和你本人特質相同的訊息,還是你想傳達的跟他們所接收到的是不一樣的?」

中小企業建立的品牌的方式跟大型企業,或者國際型企業有所不同,而這個不同的起點就在於對品牌建立的「認知」。打廣告找代言買流量很重要,但中小企業建立品牌一定是先「從內而外」,員工都不買單的公司,是很難建立生意基礎的。而在中小企業中,老闆一定是靈魂之所在。老闆對員工而言,是一個像北極星的存在,讓他們清楚知道,這個公司要努力的方向,也是讓他們安心的所在;讓他們知道老闆是可以信任,可以一起合作創造美好的未來。

成功的領導會建立好自己的辨識度和象徵意義,讓同仁們對他有積極正面的看法,而且這些看法具體清楚且深植人心。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的創投,當他在做一個新創的投資評估時,對新創企業領導人的認知幾乎都占了絕對的決定要素。

中小企業的「CEO」是公司最強的「品牌力」,當他在內部完整了員工對他的「品牌」認知,讓員工清楚了CEO的願景、信念、價值觀,也將會是他企業品牌的最強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