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交班 《華盛頓郵報》執行長之亂給領導者的 3 個教訓

《華盛頓郵報》執行長之亂給領導者的 3 個教訓

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

近日,《華盛頓郵報》執行長爆出非法醜聞,連被提名接掌總編輯的人選也有違反新聞倫理的疑慮。一連串的人事動盪,讓眾人目光聚焦在所有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身上。他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危機?以及這次事件能給各個產業的領導者帶來什麼警示?

當一家報紙自身成為新聞報導的對象,這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這正是《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今日的處境,它剛上任不久的執行長兼發行人威爾.路易斯(Will Lewis)過去在英國媒體擔任領導職位時,經常斬獲重大獨家新聞,如今卻被揭露疑似涉及不正當的做法(包括花錢買資訊,《華盛頓郵報》等美國大報的新聞倫理守則禁止這種做法)。路易斯日前提名前同事羅伯.溫尼特(Robert Winnett)接掌《華盛頓郵報》總編輯,但溫尼特後來知難而退,因為他也被揭露曾經違反新聞倫理。現在事件的焦點轉移到《華盛頓郵報》的億萬富豪所有者──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身上:貝佐斯會繼續重用路易斯,還是放棄他?

路易斯的狀況在細節上有其獨特性,但他的困境是很好的個案研究,顯示組織從外部延攬新任領導人,而新領導人一上台就風波或爭議不斷的狀況。本文從《華盛頓郵報》事件提出3項教訓,可供領導人(以及聘用他們的人)參考,然後我也針對遭遇類似狀況的董事會與新領導人,提供相關建議。

教訓1:愈來愈多工作場所變得像新聞編輯室

新聞編輯室是很獨特的工作場所。很難想像其他產業會像新聞業一樣,如此公開、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