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別盯著那些表情最明顯的聽眾

別盯著那些表情最明顯的聽眾

Don't Focus on the Most Expressive Face in the Audience

別盯著那些表情最明顯的聽眾

Tadamasa Taniguchi/Getty Images

我們在演講或做簡報的時候,會不自覺地注意表情最明顯的觀眾,從而高估整體聽眾的平均情緒狀態。研究表明,如果聽眾群體愈大,這種注意力偏向就愈大。此外,我們對消極情緒的注意,會高於積極情緒,明確偏向較負面的評價。由此可見,我們在發表演說時,應該更均勻地掃描觀眾,以便能更準確掌握台下的整體情緒。
想像你對一群人推銷一個構想。你說話時,眼光迅速掃視聽眾,注意每個人的表情。大家微笑了嗎?還是看起來困惑、無聊,甚至是生氣?

臉部表情提供有關人們情緒的重大線索。不論你是基層員工,還是長字輩高階主管,能對你的聽眾感受瞬間做出判斷,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不過,即使是我們當中情緒智慧最高的人,也難以準確理解這些瞬間判斷究竟是如何做出的,更重要的是,它們是否正確。而且,當你開始試圖理解不只一個人的社交線索,而是一群人的社交線索,就會變得更複雜得多。

研究顯示,人們觀察一群人時,通常會專注在情緒表達較強烈的臉孔上,不論這些情緒是正面還是負面的,而較少注意情緒較不強烈的臉孔。在公開演講的情況下,這種注意力偏向可能會塑造演講者對聽眾感受的印象:人們會更注意情緒表達比較強烈的聽眾,因而對聽眾整體反應做出的結論,往往會高估實際反應的強烈程度。

為更清楚了解這種注意力偏向如何產生(還有你可以如何克服這些偏向),我們和同事提摩西.史溫尼(Timothy Sweeny)、米娜.奇卡拉(Mina Cikara)及詹姆斯.葛羅斯(James Gross),一起進行一系列研究,探索這種放大群體情緒的傾向。在一個實驗中,我們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