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預約人類的下一場繁榮

從工業革命開始,人類經濟的進展,幾乎可說是以大量耗竭地球資源為代價。然而,種種跡象顯示,人類就要走過耗用地球資源的高峰期,用更少的天然資源,支撐更多的人口,創造更多的財富,並供應更多的消費。本書提出扎實的數據,證實「去物質化」這股趨勢已經浮現。人類與地球的關係正在歷經迅速、意外而正面的轉變,本書將會改變你對世界的觀點。

資源使用量、汙染,以及其他的地球開採剝削減少,這些是好消息,但會持續下去嗎?我們目前可能只是生活在工業時代和另一個貪婪掠劫期之間的行為得當期,到了下一個貪婪掠劫時期,我們又會大舉加重在地球上的踩踏足跡,最終導致巨大的馬爾薩斯匱竭。

的確有可能,但我不認為會發生,我認為,從現在開始,我們將持續更妥善地照料我們的地球。我有信心,人類進入第二次機器時代,將開始日益且持續地在地球上踩踏得更輕,對它採擷得更少,對它照料得更好,在此同時,我們人類仍持續變得更繁榮富足。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保羅.羅默(Paul Romer)的經濟成長理論與模型,正是這信心的來源之一。

成長心態



羅默對經濟學的最大貢獻是,他主張並證明,最好不要把新技術視為公司自外購買與引進的東西,而視為公司自行創造的東西。這些技術就像設計或配方,如同羅默所言,它們是「我們在結合原料時遵循的操作指示」。

公司為何會發明和改進技術?很簡單,為了創造獲利,它們想出能提高營收或降低成本的操作方法、配方,以及藍圖。而資本主義為這種技術進步,提供了充分的誘因。

截至目前為止,這似乎像是資本主義和技術進步這兩位騎士共同運作的標準主張,但羅默的傑出...

本篇文章主題

經濟

更多關聯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