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工作之外,還剩下什麼?
我們以為埋頭辛勤工作,才是照顧好家庭的不二法門,卻落入精疲力竭、喪失人際關係的窘境。其實在工作之餘,培養與其他團體的良性社交關係,擁有多面向的豐富生活,才能以更理想的方法,經營家庭與人生。
「我的出差取消,莫名多出一段空閒時間。我在某個美好的夏日回家,將車子停進車道的時候,發現家人各自在不同地方做自己的事,而我既沒有可聯絡的朋友,過去的嗜好也沒持續下去。我在車裡坐了一個多小時,想弄清楚自己是怎麼淪落至此。」
這段話出自一位風光的軟體公司高階主管,他說的內容所反映的模式,我曾在數百名我合作過的成功高階主管身上看到過。他們大學畢業時興趣廣泛、朋友眾多,之後選擇能贏取最多金錢、地位,有時還包括影響力的職涯。工作量很快增加到一天工作12小時以上,通勤與出差減少了運動頻率、社交活動,而他們的世界,範圍大致縮小到工作與少數幾位特別的朋友。之後他們買房子與成家,進一步限制了社交互動,而且財務壓力變大,導致工作又變得更重要。
此時,這些高階主管會加倍努力,搬到更大的房子、更好的社區,或者搬進一個學區,感覺好像一位優秀的「供養人」,自然要額外提供這些給家庭。有時候,他們會升級兩次。不管怎麼說,這一步會導致他們陷入回音室(echo chamber;編按:意指局限在與自己想法類似的人在一起),沒有時間與朋友相處(有時對家人也是如此),工作成為他們全部重心,這樣的情形持續達五年至八年。原本有一些團體
這段話出自一位風光的軟體公司高階主管,他說的內容所反映的模式,我曾在數百名我合作過的成功高階主管身上看到過。他們大學畢業時興趣廣泛、朋友眾多,之後選擇能贏取最多金錢、地位,有時還包括影響力的職涯。工作量很快增加到一天工作12小時以上,通勤與出差減少了運動頻率、社交活動,而他們的世界,範圍大致縮小到工作與少數幾位特別的朋友。之後他們買房子與成家,進一步限制了社交互動,而且財務壓力變大,導致工作又變得更重要。
此時,這些高階主管會加倍努力,搬到更大的房子、更好的社區,或者搬進一個學區,感覺好像一位優秀的「供養人」,自然要額外提供這些給家庭。有時候,他們會升級兩次。不管怎麼說,這一步會導致他們陷入回音室(echo chamber;編按:意指局限在與自己想法類似的人在一起),沒有時間與朋友相處(有時對家人也是如此),工作成為他們全部重心,這樣的情形持續達五年至八年。原本有一些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