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評估勇敢當掉執行長

當上執行長後,是否再也沒有任何實際的監督機制?這是很危險的想法,尤其是目前景氣不佳,更可能導致公司無法彌補的損失。因此,前艾睿電子執行長表示,他採用一套機制,超越財務數字評估,讓董事會給他真正的建議。
成為執行長後,我非常驚訝地發現,董事會對我的績效考核其實相當敷衍!每年年底獨立董事的閉門會議結束後,薪酬委員會主席就會出現在我的辦公室,但只停留十分鐘的時間。他先告訴我,董事會對我的表現很滿意,由於我領導有方,該達成的數字目標都達成了,董事會也無異議通過該給我的薪資報酬。然後他會說,很抱歉不能留下來多聊聊,因為要趕飛機,接著遞給我一個信封後隨即離開,信封內是我完整的薪資報酬明細。他甚至連坐下來的時間都沒有。

這種考核執行長績效的方式,和我考核評估我的經營團隊差別很大。我會四處蒐集資料,從各個面向來評估他們的成果。我也會和直屬部屬共同找出他們管理風格上的缺失,並在他們有潛在問題或職涯面臨瓶頸時,試著協助他們調整改善。在我逐步晉升為高階領導人的過程中,也曾得到類似的指引,但這一切,在我當上執行長後卻突然消失了。單憑三、四種財務評量指標,就決定我對公司的價值,顯示獨立董事們對我的評估,完全只是為了合理化他們的薪酬決策。

評估草率,損失慘重

當然,給執行長建議和告訴他該怎麼做,有很微妙的差別,必須讓執行長有當家自主的空間。但若以此為由,只用幾個財務數字來評估他的績效表現,未免太牽強。即使有再好的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