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短期股價與經濟數據脫鉤是常態

DC Studio/shutterstock
愈來愈多人關注短期經濟數據,試圖用上月通膨或失業率預測股市漲跌;但企業盈餘本是落後指標,景氣與股價更未必同步。經濟趨勢難測,唯有聚焦企業長期競爭力,才是穩健投資之道。
可能是受到了股市的影響,許多人看經濟趨勢愈來愈短線了,媒體不斷強調短期總體經濟統計數據的發布時機,例如上個月的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等。從前投資股票是看公司的長期展望,願意承擔長期投資的風險,換取將來經營成功的報酬,所以投資人願意判斷經濟的長期趨勢,但是隨著網路交易的便利,以及伴隨的快速下降的交易成本,投資人愈來愈覺得短線交易投資致富唾手可得,只想知道短期的經濟狀況對股市的可能影響。
為了短線交易,一般人最關切的指標是盈餘是否優於預期,如果是,股價即上漲,反之,股價就下跌。要以短期企業獲利能力判斷股價走勢是頗危險的,主要原因是盈餘是會計數字,是企業經營績效的落後指標,反映的是企業過去的經營績效,因此現在的盈餘表現對於股票未來報酬的預測能力低。
因為想以短期盈餘判斷股價的未來趨勢,投資人連帶地也用這種心態看經濟景氣趨勢,藉以判斷企業盈餘的趨勢。直覺上,盈餘多寡與經濟景氣良窳掛鉤,似乎是合理的,景氣好一定有利於企業賺錢,但是實際上影響盈餘及經濟景氣的因素非常多元,而且不一致。想以經濟景氣指標預測個股盈餘,也是非常危險的。
總體經濟經營環境固然重要,但是企業自己的競爭力才是真正決定獲利能力的關鍵,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