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 從江蕙到張惠妹,時代巨星的適應力法則

左起為喜歡音樂董事長陳子鴻、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董事長黃韻玲;黃菁慧攝。
流行音樂界競爭激烈,僅少數天王天后能夠長年站穩巔峰,他們是如何做到的?王牌製作人陳子鴻分析巨星持續適應時代的成功關鍵;同時,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董事長黃韻玲也暢談自己如何轉型,持續深耕音樂產業的升級之路!
美國流行音樂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自2006年推出首張專輯以來,至今近20年仍聲勢不輟,保持長紅。(延伸閱讀〈泰勒絲的全球爆紅策略〉)
事實上,流行音樂歌手要持續保持「江湖地位」,殊為不易。在華語流行樂壇中,常見許多「一片歌手」,出道時聲勢驚人,卻很快消失在後浪之中,要成為持久保鮮的天王天后絕非易事。在台灣,國台語歌壇兩大天后江蕙和張惠妹,可算是歷久不衰的代表性人物,她們如何長保競爭力?
曾經擔任過這兩大天后製作人的「喜歡音樂」董事長陳子鴻指出,最重要的關鍵是「與時俱進」,貼合時代脈動。因為流行音樂是社會的縮影,「做流行音樂,你不能只讓自己high,還要讓大家都high。」陳子鴻說。
陳子鴻分析,江蕙的音樂能夠長久觸動人心,關鍵就在於與時代變遷緊密結合,將社會情感融入歌曲當中,真實反映出大眾的心聲,形成強大共鳴。
歌曲反映時代特徵
江蕙於1980年代出道,初期並未走紅,直到推出〈惜別的海岸〉,才開始漸為人知。〈惜別的海岸〉當時成為夜市傳唱的熱門歌曲,這首歌深深打動了庶民階層,尤其是工廠女工和基層的勞動者。這些人在為生活奔波之餘,透過她的歌聲找到心靈的慰藉,也讓江蕙的音樂影響力悄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