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策略美中半導體的動態競爭策略

美中半導體的動態競爭策略

美中半導體的動態競爭策略

William Potter / shutterstock

美中晶片戰愈演愈烈,拜登出手招招見骨,中國半導體產業已確定無法如其預期的成長。

喧嚷多時的論文與學位爭議逐漸落幕,但似乎也沒有改變什麼。要再次強調,學歷與實力之間並不是等號。從崇越集團與台灣管理學會合辦了15年的「崇越論文大賞」、累積了近2000篇優秀論文的經驗來看,這些因傑出論文而獲得表揚的學生,日後在職場的表現大致差強人意,與論文的品質並無「顯著相關」。

儘管如此,並不表示論文寫作過程沒有價值,而是要了解論文與實務間的最大差距,在於時間變數。學術理論常被部分實務派人士詬病之處也在此:「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但凱因斯也說了:「長期而言,我們都死了」。缺乏時間變數的學術研究,必然減損了其實用價值。

為了填補學理與實務的落差,學者們殫精竭慮提出不同的見解;如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的競爭策略,聚焦在「低成本策略」、「差異化策略」和「集中策略」而名噪一時。然而企業競爭是動態的,市場玩家時時緊盯著主要對手,分析對方的實力及策略,並祭出應對策略。

比方對手打降價牌,企業至少有三種因應選項,一是不動如山;二是跟著降價比氣長;三是品質升級、不降反漲。可是若遇到不以獲利為目的的對手,把市場玩成紅海一片,這三個選項也沒輒,行業裡沒人賺得到錢,此時就要思考是否退出,另闢新局。

現實世界裡,美中晶片戰愈演愈烈,拜登出手招招見骨,中國半導體產業已確定無法如其預期的成長。

半導體產業的特色是學習曲線很長,速度慢的、規模小的,永遠都追不上領先的同業。中國只有等到半導體技術碰到天花板、無法再升級的時候,才有機會跟上來;如果半導體產業沒有天花板,那麼中國就不可能晉身為市場的一級玩家。

1969年7月,美國阿波羅11號送太空人登陸月球;2020年12月,中國嫦娥5號自月球表面帶回土石樣本返回地球;中國花了51年才勉力跟上美國的腳步。當美國看到中國半導體技術有加速追趕之勢,將威脅到美國的軍事、國防,甚至民生經濟產業時,便不得不出手迫使對手停滯原地,甚至後退。於是,在中國的企業,或與中國關係密切的企業,不論國籍,都避免不了即將到來的衝擊。

未來在應用市場裡,一個世界兩套系統已屬必然;中國與非中國各自擁有一套運行準則。由於中國市場夠大,足以養活自己的半導體體系,且中國也開始發展不同的技術,如第三代半導體等,拜登的「晶片法案」不足以對中國形成致命的一擊。

跳出國際政治漩渦,把焦點放在日常生活中,科技才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以半導體而論,未來的發展將聚焦在AI和自駕車市場。

電動車使用的晶片數量較傳統油車多出20倍,自動駕駛系統車輛需要更高階的技術。中國以龐大的國內市場作為電動車的練兵場域,幾乎達到無人能敵的境界。中國以外的世界,則積極發展自駕車系統。

過去二、三十年來,中國大肆併購或參股歐洲車廠,如VW、VOLVO等,未來要如何定義歐系車廠的「國籍」?如果把歐美系的自駕車賣進中國市場,車內使用的高階晶片能不能一併賣進去?還是得一一申報或拆卸?

美國為了保護國內企業而強力壓抑中企的發展,然而在動態競爭策略下,中國不可能趴著任由挨打,於是從貿易戰、金融戰、科技戰延伸到人才戰,一拳接著一拳。所幸面對這樣的態勢,對台灣整體經濟而言應屬短空長多。

「長多」比較容易理解:因為全球市場仍在成長。

Deloitte(勤業眾信)先前預測,到2030年全球電動車將突破3,000萬輛,較2020年成長逾10倍。電動車使用的晶片數量約是油車的7~10 倍,而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車輛(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ADAS)對晶片的需求量,以高度自動駕駛的等級4(L4)為例,將再增加三至六成。

各國對於淨零碳排(Net Zero)的壓力不斷上升,加速智能車的趨勢;SEMI預估,至2028年,全球汽車電子市場的規模將突破4,00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7.9%。

市場在成長,高速運算的需求也在成長。基本上,16奈米以下的市場由台積電獨占。至於中國,由於買不到高階設備,估計要花上5~8年的時間,才有能力發展16奈米以上的自有設備。

至於短空也是顯而易見。就眼前景氣而言,因為各方因素交雜,如俄烏戰爭、通膨、雙率引發庫存過剩、低階產品訂單修正等而暫緩的建廠動作,到了2023年下半年可望陸續恢復,市場需求終將再起。

(本文轉載自2022.10.25「遠見華人精英論壇」;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