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能「量」管理新顯學

別再「管」時間了

能「量」管理新顯學

Manage Your Energy, Not Your Time

科學界對人類能量的研究,可說是日新月異。現在,不管是個人、團隊,還是企業組織,只要利用幾個既簡單又直接的方法,就可以讓大家的工作能量突飛猛進。而且,不需要延長工作時間,完成的工作反而更多,品質也更好。

※ Podcast由瑪利執行長、資深行銷總監Even品讀,提供多元視角,助您閱讀文章時產生更多啟發。

史蒂夫.溫納(Steve Wanner)今年37歲,已婚,有四個稚齡子女,是Ernst & Young(在台灣的會員公司是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公司一位相當受器重的合夥人。一年前,我剛認識他的時候,他每天工作12到14個小時,永遠都是筋疲力竭,下班後也無法與家人好好相處互動,令他既愧對家人,又不滿意自己。溫納的睡眠品質欠佳,沒有時間運動,飲食習慣也很不健康,經常是在路上或辦公桌上草草用餐。

溫納的經驗一定讓許多人心有戚戚焉。因應職場上節節上升的工作要求,我們往往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如此一來,必然會在身體、心智與情緒等方面付出代價,導致人際關係疏離、做事心不在焉、出錯機率大增、醫療費用高漲。過去五年來,我和能量計畫公司(Energy Project)的同仁,與多家大型企業機構合作,為數千位領導人與經理人提供諮詢與指導,他們的情況相當一致,都是為了保持競爭力,而不斷鞭策自己拚命工作,卻愈來愈覺得力不從心,甚至瀕臨崩潰。

時間有限,能量無限

工作時間延長並不能解決問題,根本原因在於,時間是有限的資源,但能量不一樣。物理學對能量的定義,是做「功」(work)的能力。就個人而言,能量來自四個泉源:身體、情緒、心智與精神。四種能量都可以按部就班地強化,定時補充恢復;強化的方法,是建立特定的儀式(ritual):從刻意練習、按表操課的行為開始,盡快達到渾然不覺、自動自發的境地。

企業如果希望員工永遠充滿能量,就不該再一味要求員工付出更多,而應增加對員工的投資,提高他們的士氣,促使他們主動追求更好的工作表現。員工如果希望自己活力充沛,就必須認清耗盡能量的行為,會使自己付出什麼樣的代價;而且無論面對何種處境,都要努力改變這類行為。

溫納建立了一系列的儀式與行為,改善自己的能量管理,生活從此脫胎換骨。他每天提早上床睡覺,從此滴酒不沾,因為酒精會影響睡眠品質。後來他早上清醒時,感覺得到充分的休息,比較提得起勁來做運動,而且養成每天早晨都要活動筋骨的習慣。不到兩個月,溫納瘦了將近七公斤。早上運動過後,他會和家人一起吃早餐。溫納的工作時間仍然很長,但也不忘定時為自己加油充電。他吃午餐時一定離開辦公桌,早晨和傍晚經常抽空到外面走走。下班後回到家中,他覺得自己比以往更放鬆,也更能與妻子兒女溝通互動。

不管是哪種類型的企業,只要建立這類簡單易行的儀式,都能帶來豐碩的成果。我們在美聯銀行(Wachovia Bank)募集了一群員工,請他們接受試驗性的能量管理訓練課程,然後比較他們與對照組員工的表現。我們依據放款業績之類的財務績效指標來評估,結果顯示:參與能量管理計畫的員工,表現優於對照組。他們在客戶關係、工作投入感、個人生活滿意感上,也都大大地提升了。本文將先詳細介紹美聯銀行的訓練課程,然後針對企業領導人與經理人,建議他們如何提升員工的工作能量,定期為他們加油充電。這套課程基礎的核心觀念,來自我的前合夥人吉姆.羅爾(Jim Loehr)與運動員合作的經驗,再由能量計畫公司加以深化與擴展。

工作時間延長並不能解決問題,根本原因在於,時間是有限的資源,但能量不一樣。

美聯銀行:能量與績效訓練計畫

大部分大型企業的人事投資,都著重在培養員工的技能、知識與專長,只有極少數企業會協助員工建立並維持工作能量,因為這項要素通常被視為理所當然、不假外求。事實上,員工的工作能量愈高,愈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較多的工作,而且會對工作更加投入,續航力也更強。我們在美聯銀行的經驗,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從2006年年初開始,我們與美聯銀行在新澤西州南部的12家分行合作,讓106位員工接受能量強化的訓練課程。課程分為四組,每一組各針對一種能量,進行一個月的訓練,受訓學員約20到25人,有高階主管,也有低階經理人。我們為每一位學員安排一位同事,協助他順利通過訓練課程。另外,我們用美聯銀行自家的員工績效考核方法,評估學員受訓後的工作表現,並與鄰近地區分行職級類似、並未受訓的員工比較。為了讓比較的基礎更具可信度,我們的評估涵蓋多種考核指標,並以年增率(year-over-year)來觀察員工的績效變化。

有一項名為「大三元」(Big 3)的考核指標,是計算三類放款的營收,訓練課程進行的前三個月,學員的年增率較對照組高出13%;在存款營收方面,學員更超越20%。實際數字每個月都有變化,不過絕大部分學員在結訓後的一年中,工作績效都持續大幅領先對照組,只有極少數例外。雖然其他變數也會影響考核結果,但學員的優異績效,確實呈現顯著的一致性(見表1)。


我們也調查訓練課程是否會影響學員的個人生活,結果68%學員表示,這套課程帶來了正面影響,改善他們與客戶的關係;71%學員表示,生產力與績效有所增進,甚至獲益良多。多家大型企業的主管都曾接受這套課程,結果也與美聯銀行的經驗吻合;這些企業包括Ernst & Young、索尼、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諾基亞(Nokia)、荷蘭國際集團網路銀行(ING Direct)、福特汽車、萬事達卡國際組織(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課程1〉身體:體力能量

我們的課程從身體能量開始。不適當的營養、運動、睡眠與休息,會降低能量水準,影響他們管理情緒、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儘管這個道理人盡皆知,但許多企業主管忙於應付生活中各式各樣的要求,始終無法養成持之以恆、有益健康的行為習慣。

我們的學員在嘗試各種提升身體能量的方法前,會先進行一項能量檢測,針對身體、情緒、心智、精神四種能量,各回答四個問題(見表2)。在全部16個問題中,學員如果勾選了8到10個,代表他們可能已經養成這些不良習慣:不吃早餐、疏於對別人表示謝意、難以在一段時間內專心做一件事、很少從事對個人有意義的活動。雖然大部分學員都很清楚這些習慣的壞處,但洋洋灑灑列成一張清單,還是令他們怵目驚心,進而激發出實際行動。這項檢測會顯現一個人的「能量赤字」(energy deficit),此外,學員還要填寫幾份表格,深入了解自身的運動、飲食與睡眠習慣,如何影響能量水準。

接下來,進行下一個步驟,找出能蓄積與補充身體能量的儀式。美聯銀行一位副總裁蓋瑞.法洛(Gary Faro)剛開始受訓時,體重遠超出標準、飲食亂七八糟、缺乏運動習慣、工作時間漫長、每天晚上只睡五到六個小時。對高階主管與經理人來說,這些情形是司空見慣的。參加課程後,法洛開始進行規律的心肺功能訓練(cardiovascular training)與肌力訓練(strength training),每天定時上床,睡覺時間也拉長。他改變飲食習慣,從每天大吃兩餐(他形容是「狼吞虎嚥」)改成少量多餐,也就是每三小時少量進食或補充點心,讓自己白天的血糖值維持穩定,不會大起大落。後來,他的體重減少近23公斤,能量水準蒸蒸日上。法洛說:「過去我習慣把最棘手的工作安排在早上處理,因為那段時間我比較能集中注意力。但現在我不必刻意安排,因為我發現自己就算到了傍晚5點,還是可以和早上8點一樣全神貫注。」

休息,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法洛還建立了另一項重要的儀式:上班時,每隔一段時間就略做休息,而且一定要離開辦公桌。這種短暫休息的價值,來自人類的生理特質,也就是所謂的「超晝夜節律」(ultradian rhythm):我們的身體每經過90到120分鐘,就會從能量充沛滑落到低迷狀態。在每一次循環接近終點時,身體渴望藉著休息來復原,便會發出躁動不安、呵欠連連、饑腸轆轆、注意力渙散之類的訊號。然而,許多人無視於這些訊號,堅持要繼續工作,結果一整天下來,身體的能量儲備也消耗殆盡。

我們發現,定時休息來補充能量,有助於提升工作表現,並讓傑出的表現持之以恆。休息的品質比時間長短重要,短短幾分鐘也能獲得可觀的恢復。不過,前提是必須建立一種儀式,讓我們暫時放下工作,真正轉換頻道。與同事聊聊工作外的話題、聽聽iPod、爬爬樓梯,都是可行的做法。雖然大部分企業都不鼓勵員工在上班時間稍事休息,許多成就很高的人也排斥這種做法,然而休息確實有多方面的價值。

馬修.郎格(Matthew Lang)是索尼南非分公司的總經理,他採用幾項與法洛相同的儀式,包括每天下午散步二十分鐘。對郎格而言,散步不僅讓他在心智與情緒上鬆一口氣,讓他的身體活動一下,也成為他創意構想的泉源。這是因為他在散步時不會主動思考,平日當家作主的左腦暫時讓位給右腦,讓他更能縱觀全局,發揮想像力。

課程2〉情緒:能量品質

無論面對多大的外界壓力,如果能加強控制自己的情緒,能量的品質也會更上層樓。想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提升覺察力,體會自己在一整天不同時刻的心情感受,以及這些感受對工作效率的影響。大多數人都知道,每當自己感受到正向能量,工作表現也會格外突出。但他們往往驚訝地發現,如果無法產生正向能量,工作表現會大打折扣,領導統御也會問題叢生。

麻煩的是,如果沒有找幾個工作空檔稍事休息,我們在生理上無法長期維持高度正向的情緒。面對工作上的嚴苛要求和無預警挑戰,人們很容易陷入負面情緒的「戰或逃」(fight-or-flight)反應模式,而且每天一再重蹈覆轍。人們會變得焦躁易怒、欠缺耐心、失去安全感。這些負面情緒耗盡人的能量,也會引起人際間的摩擦。戰或逃的情緒也會使我們無法進行清晰、合乎邏輯、能反省的思考。企業領導人如果知道哪些事會觸發自己的負面情緒,就更能控制自己的反應方式。

學習以不同方式詮釋自己生活中的事件,有助於培養正向能量。我們教他們以最具希望色彩的方式來詮釋。

「換取時間」(buying time),是一種簡單、但能有效化解負面情緒的儀式,方法之一,是進行深度的腹式呼吸:先慢慢吐氣,維持五到六秒,進入鬆弛與復原的狀態,關閉戰或逃的反應模式。索尼公司歐洲區總裁西田富士並不是癮君子,但一遇到重大壓力就會點一根煙,每天至少兩到三次。我們指導他以呼吸練習來取代抽煙,效果立竿見影:西田不再有想抽煙的念頭。其實真正幫助他紓解壓力的,並不是煙霧繚繞,而是由深度吸氣、吐氣誘發的放鬆感。

不拘形式地表達謝意

向別人表達謝意,也是一種增進正向情緒強有力的儀式,施予者與接受者都能獲益。表達的形式不拘,可以寫一張便條、打一通電話,或面對面交談;感謝的內容愈詳盡明確,效果也會愈顯著。而且與所有的儀式一樣,如果能特別安排一段時間來進行,成功的機率將大幅提升。北卡羅萊納州夏洛特(Charlotte)美聯銀行總行副董事長兼總裁班.簡金斯(Ben Jenkins),將感謝儀式排入指導部屬的時段,定期安排部屬共進午餐或晚餐。過去,簡金斯只有在聽取當月業績報告,或是打年終考績時,才會和直屬部屬一起坐下來談話。現在,他很看重與員工聚餐來肯定部屬成就這件事。談話中,他也鼓勵他們談談自己的生活與渴望,話題不再侷限於工作職責。

學習以不同方式詮釋自己生活中的事件,也有助於培養正向能量。例如,當人們陷入衝突情境時,通常會以受害者自居,怨天尤人。我們對某一種情境的詮釋,可能與實際狀況有出入,覺察出兩者的差異,會產生顯著的效果。許多人在我們的課程訓練中恍然大悟,發現可以選擇看待事情的觀點,自己對事情的詮釋會深刻地影響情緒。我們教他們不要拒絕接受事實、不要避重就輕,應該以最具希望色彩、最能激發力量的方式來詮釋。

擺脫受害者觀點的三種「鏡頭」

要想改變對事件的詮釋,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擺脫受害者的觀點,透過三種新的「鏡頭」來觀照。「反轉鏡頭」(reverse lens)讓人自問:「涉及這場衝突的其他人會怎麼詮釋?他們的說法有沒有道理?」「長焦鏡頭」(long lens)讓人思考:「過了六個月後,我會如何看待這樣的處境?」「廣角鏡頭」(wide lens)讓人反省:「先不管最後結果,這件事情是否能讓我成長、有所收穫?」每一種鏡頭,都能協助我們培養比較正向的情緒。

2006年,索尼公司在歐洲有多款電池發生問題,必須回收。企業溝通部門主管尼可拉.巴賓(Nicolas Babin)當時親上火線,應付媒體記者的調查詢問。一段時間後,巴賓發現這項任務令他愈來愈筋疲力竭、情緒低落。但三種鏡頭的練習幫他找到出路,為自己的角色營造出較正面且有力的詮釋。巴賓說:「我了解到,這項任務其實是一個機會,讓我能與記者多多接觸,打好彼此的關係;並以坦誠面對問題的態度,提升索尼的商譽。」

課程3〉心智:能量焦點

許多企業主管認為,一心多用(multitasking)是必要的,否則難以應付紛至沓來的工作要求。事實上,一心多用會傷害生產力,而且代價昂貴:暫時放下手邊工作去處理別的事情,例如,電子郵件寫到一半就去接電話,會使原先的工作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完成,拖延幅度達25%,也就是所謂的「轉換時間」(switching time)。最有效率的做法應該是:先全神貫注工作90到120分鐘,好好休息一下,然後全心全力進行下一件工作。我們稱這種工作週期為「超晝夜節律衝刺」(ultradian sprint)。

現代生活中的許多干擾,是伴隨著科技而來,人們一旦了解要集中注意力有多困難,就會設法創造某些儀式,減少這些無孔不入的干擾。我們首先讓學員進行一項練習,迫使他們體驗一心多用如何影響日常生活。他們要完成一件複雜的工作,但過程中不斷遭到干擾。許多學員表示,這種經驗其實與自己的日常生活相去不遠。

美聯銀行一位副總裁丹.柯魯納(Dan Cluna)設計了兩種儀式,來強化集中注意力。第一種儀式,是每當他必須專心處理某項業務時,就會離開辦公桌,到另一間會議室工作,這麼做,可以遠離電話與電子郵件。他現在只要用過去所需時間的三分之一,就可以完成報告。第二種儀式,關係到他聽取各分行財務專家報告的會議。過去他開會時也會接聽電話,預訂一個小時的會議,往往拖到兩個小時才結束,而且使他無法專心和與會者互動。柯魯納的新儀式規定自己開會時不接電話,打進來的電話轉入語音信箱,他把全副心力放在眼前的與會者身上,等到休息時間再聽取留言並回電。

電子郵件:一天只收兩次

Ernst & Young那位幹勁十足的合夥人溫納,過去只要一接到電子郵件就會處理,一整天下來,等於無時無刻不在回信。後來他訂出一項儀式,規定自己一天只能收發電子郵件兩次:上午10點15分和下午2點30分。過去他總覺得電子郵件令他疲於應付,但他現在只需要一天兩次、每次花45分鐘專心處理,就可以清光收件匣。對經常以電子郵件與他聯絡的人,溫納也請他們適應他的新做法。他說:「我告訴這些人,如果有緊急狀況需要我立刻回應,可以直接打電話來,我一定會接。」之後的九個月,這樣的電話一通也沒有響起。

去年冬天業務旺季剛開始時,Ernst & Young資深經理麥可.亨克(Michael Henke)召集他的團隊,告訴部屬他每天有一段時間,會關掉自己的Sametime內部即時傳訊系統。雖然部屬在那段時間比較不容易找到他,但有急事時可以電話聯絡。亨克的做法類似溫納,接到的緊急電話也少之又少。亨克也鼓勵部屬每天定時短暫休息,三餐盡量正常。那一季結束後,他團隊的業績不僅達到預定目標,而且超越沒有採行能量補充計畫的團隊。亨克說:「我們以較少的時間,完成同樣分量的工作,締造了公司與員工雙贏的成效。」

一份工作如果對一個人意義重大,他就會感受到較為正向的能量,更能集中注意力,表現出更堅強的毅力。

另一種強化心智能量的方法,是集中心力,鎖定處理最具長期效果與影響的事務。人們對比較困難棘手的工作,如果沒有刻意安排時間來處理,往往會置之不理,或拖到最後一刻才草草了事。根據我們與企業界主管合作的經驗,最有效的集中儀式,是每天晚上鎖定隔天最重要的挑戰,列為早上上班後的優先處理要務。尚.勒克.杜奎斯尼(Jean Luc Duquesne)是索尼公司歐洲區副總裁,長駐巴黎,他以往習慣一進辦公室就收發電子郵件,但現在他會利用上班第一個小時來處理最重要的工作。他發現如此一來,往往才不過早上10點,他就感覺今天成果豐碩。

課程4〉精神:有意義的能量

一個人的日常工作與活動,如果符合他最重視的價值觀,而且做起來很有意義、目的明確,他就能獲取精神的能量。一份工作如果對一個人意義重大,他就會感受到較為正向的能量,更能集中注意力,表現出更堅強的毅力。遺憾的是,今日企業界的嚴苛要求與快速步調,使人們無暇顧及這個層面的問題,甚至,無法體認意義與目的也是能量的來源。事實上,如果我們的訓練課程是從精神層面開始,效用將大打折扣。學員必須先針對另外三種能量來營造儀式,並體會其中的價值,然後才會了解:一個人是否關注自身更深層的需求,對工作的效率與滿足感有很大的影響。

Ernst & Young合夥人強納森.安斯派契(Jonathan Anspacher)會問自己一連串問題,釐清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物,這些問題對他而言既發人深省,又充滿能量。安斯派契告訴我們:「我認為人們應從內省的角度問問自己:『我希望人們如何記得我?』我不希望日後別人只記得我是一個一天到晚工作、讓部屬苦不堪言的合夥人。當孩子打電話問我:『你能來參加我樂隊的音樂會嗎?』我希望能回答:『沒問題,我會坐在觀眾席前排。』我不希望人在會場還要躲在後排用黑莓機處理公務,不時還要溜出去接電話。」

釐清事情的輕重緩急

想獲取精神的能量,人們要先釐清事務的輕重緩急,然後分別從三個領域建立相應的儀式:從事自己最擅長與最喜歡的工作;妥善地把時間分配給各個生活層面,包括工作、家庭、健康、公益服務;在日常行為中,落實自己的核心價值觀。當你探索自己最擅長與最喜歡的工作時,務必要體認這兩項條件未必相容。駕輕就熟的工作可以讓你廣獲好評,但未必能讓你樂在其中。另一方面,你可能熱愛某項工作,然而欠缺必要的才能,必須投注比一般情況還多的心力,才有成功的希望。

領域1:工作的「甜蜜點」

為了協助受訓學員探索自己擅長的領域,我們請他們回憶過去幾個月的工作,舉出至少兩次「甜蜜點」(sweet spot)的經驗,也就是覺得自己效率高超、很容易進入狀況、心情振奮、洋溢滿足感的時刻。然後,我們請學員分析這些經驗,找出強大的正向能量泉源,以及他們當時運用了哪些才能。舉例來說,如果甜蜜點出現在領導策略,關鍵因素會是獨當一面的振奮感,還是參與並完成一項充滿創意的工作?或是運用駕輕就熟的技能,感受到遊刃有餘的喜悅?最後,我們請學員建立相應的儀式,鼓勵自己多從事這類能產生甜蜜點的工作。

有位高階主管接受我們的訓練後,了解到他最討厭的工作,是閱讀銷售明細報告並做成摘要,最喜歡的工作則是透過腦力激盪催生新的策略。他也發現,一位直屬部屬對數字特別有興趣,於是把整理銷售報告的苦差事交給他,要他每天做一次口頭簡報。然後這位主管選定幾位最有創意的部屬,每兩週舉行一場不拘形式的九十分鐘策略會議。

領域2:分時間給最重要的事

在精神能量的第二個領域,你要投注時間與精力在自己覺得重要的事務上。但人們口中的重要事務,往往不一定是採取行動的事,有幾種儀式可以消弭這種落差。索尼公司歐洲區副總裁杜奎斯尼認真思索自己最在意的事,結論是陪伴家人,然而,他常因工作太忙而無法如願。於是杜奎斯尼建立一種儀式,每天下班回家後至少空出三小時,全心全意陪伴家人。他告訴我們:「我玩PlayStation還不怎麼在行,但我的小兒子認為我很願意學習,是個好學生。」Ernst & Young的溫納過去在下班回家通勤途中,總是一路講電話講到家門口,後來他規定自己,到家前二十分鐘就要結束所有電話,收起手機,讓自己好好放鬆。現在他回家時不會再滿腦子想著工作,和妻子兒女也更加親近。

領域3:把價值觀變日常行為

進入第三個領域,要將個人的核心價值觀落實在日常行為中,對許多人而言,這都是一大挑戰。現代生活的步調急如星火,很少人會停下來捫心自問:我秉持什麼樣的價值觀?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結果,他們只能任憑外在要求來主導自身行為。

我們並不建議將個人價值觀界定得一清二楚,因為其中有許多不可預測的因素。我們的重點是,要探索發現這些價值觀,一種方法是,提出會讓人在無意間恍然大悟的問題,例如:「你最難以忍受別人的哪些人格特質?」藉由列舉這類負面特質,人們會在無意中透露自己秉持的價值觀。你若是非常受不了小氣吝嗇,慷慨大方應該就是你崇尚的價值觀;如果你特別討厭粗魯無禮,為別人著想可能對你相當重要。一個人的實際行為未必符合他崇尚的價值觀,但就和前兩個領域一樣,建立儀式有助於消弭兩者的落差。如果你認定為別人著想這項價值觀非常重要,但每逢開會總是遲到,你不妨提前五分鐘結束上一場會議,提早五分鐘出席下一場會議。

從這三個領域著手努力,能幫助人們在工作與生活中更協調一致,得到更大的滿足感與幸福感。這些感受本身也都是正向能量的泉源,而且可以強化人們的心理建設,促使他們繼續奉行其他能量領域的儀式。

關鍵:企業支持員工

能量管理這種新的工作方式是否能落地生根,完全取決於企業對員工改變行為模式支持的程度。我們知道有些企業與高階主管無法接受新觀念(對此我們有些遺憾),不了解員工在能量補充後可以提升績效表現,效果還能持之以恆。自決策階層以下的企業領導人,必須提供堅定的支持與承諾,能量補充的做法才能發揮效果。

美聯銀行區域總裁蘇珊.史薇茲妮(Susanne Svizeny)就是鼎力支持的例子,我們在她旗下各家分行推動訓練課程時,她也在個人生活中落實我們的理念,做出一連串改變,努力把規律的能量補充儀式融入自己的工作。

接下來,史薇茲妮以身作則,激勵她領導團隊的士氣,促使他們更加投入工作。此外,她經常以電子郵件聯絡參與課程的學員,鼓勵他們進行儀式,關切他們的心得感想。大家都知道她相當重視這套課程,這份熱忱也影響了許多人,從訓練成果就看得出來。

最適合進行能量補充計畫的企業,是處於下面這種情況:已充分感受到問題所在、亟需新的解決方法,但還沒有嚴重到束手無策的起步。

索尼公司歐洲區有數百位高階主管認同能量管理的理念,2008年,他們將有兩千多位直屬員工會參與能量補充的訓練課程。從總裁西田富士開始,索尼的企業文化愈來愈能接受我們的做法,包括暫停工作進行休息、每天中午安排運動時間、只在特定時間處理電子郵件,甚至會關心那些忿忿不平的同事是如何詮釋他碰到的事情。

企業願意支持,也代表政策、做法與企業文化訊息有所轉變。與我們合作的幾家公司設立了「能量補充室」(renewal room),讓員工定時去休息放鬆、加油充電。還有一些公司補助員工加入健身房會員;有時候,領導人甚至帶領員工在工作中抽空運動。一家公司規定上午8點到9點間不得舉行會議,讓員工每天至少有一個小時不必開會。索尼等公司的高階主管則達成共識,不在開會時處理電子郵件,讓會議專注進行、更有效率。

危機心態(crisis mentality)是這項計畫的不利因素。最適合進行能量補充計畫的企業,是處於下面這種情況:已充分感受到問題所在、亟需新的解決方法,但還沒有嚴重到束手無策的起步。有一家與我們合作的公司,執行長雖然積極支持訓練課程,但公司當時正為了追求快速成長而承受巨大壓力,高階主管正在全力維持公司生存,無法轉移焦點;其實,他們如果撥一點時間進行能量補充,將有助於長時間維持高水準的生產力。

企業投資員工,協助他們建立並維繫自身的價值;員工的回報,則是發揮自身能量,全心全力投入工作。

Ernst & Young的情況迥然不同,參與訓練的團隊,順利度過報稅季節的業務高峰期,繳出漂亮的成績單。他們得到領導階層的同意,練習以呼吸或改變對事情的詮釋來化解負面情緒;在全神貫注的工作時段之間,安排補充能量的休息空檔。團隊中大部分的成員表示,這個報稅季雖然一樣忙碌,但他們的壓力卻比往年都來得低。

改變:從互用到互惠

企業與員工有一項不成文的合約:彼此要盡可能利用對方,以最短的時間達到目的,然後繼續前進,不要回頭。我們認為,這種做法對企業與員工就是兩敗俱傷,無法互利互惠。員工會覺得工作陷入泥淖,筋疲力竭。企業則是必須接受不夠敬業的員工,而且由於流動率偏高,經常要召募與訓練新人。我們提出一種開誠布公的新合約,讓勞資雙方都受惠:企業投資員工生活的各個層面,協助他們建立並維繫自身的價值;員工的回報,則是發揮自身各個層面的能量,全心全力投入工作。如此一來,企業與員工的價值都將蒸蒸日上。

(閻紀宇譯自“Manage Your Energy, Not Your Time,” HBR, October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