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管理回到從前看到未來

當「小而美」的台灣,來到「就是大」的中國發展,要如何控管風險? 15年來,已在中國開設超過七百家店的麗嬰房董事長林泰生表示,要先摸清楚市場,調整心態,靈活適應快速變動的環境。

《 哈佛商業評論》問(以下簡稱問):麗嬰房進入中國發展15年,你覺得中國大陸這個市場特殊之處在哪裡?

林泰生答(以下簡稱答):這15年學到的教訓是,台灣的經驗絕對不可以原封不動地搬到大陸去用,一定要經過消化,找到可用之處。

相較於台灣,大陸特別的
地方就在於她的「大」。台灣是「小而美」,同質性高,從最北的台北到最南端的屏東,生活水準頂多相差20%。但是從上海、廣東、福建,到內陸的四川、新疆,就是三、四倍的差距了。在台灣,一個制度、一個組織可以從北到南施行,在大陸就絕對行不通。

台灣行≠中國也行
問:從大陸的特殊性與挑戰性來看,台商進入大陸要如何自我調整?

答:大陸其實是好多個台灣,以及不同時代的台灣。由台灣到中國,彷彿「回到(台灣的)從前,看到未來」。因此,我們要把層級分開,不是一個時間表,而是許多時間表。我們在大陸從事內銷,與為外銷生產的差異很大,我們要受到很多內銷規範、生活習慣、想法心態的約束。但好處是,一旦進入大陸國內市場的通路後,就可長可久了。

有這樣的心理建設,就比較容易適應,千萬不要存有「為什麼在台灣行,在大陸不行」的想法。而且在開發中國家,必須要有心理準備,有些規定變化很快,甚至很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