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學院企業管理講座副教授。
名人代言是傳統的獲利方式,但如今社群媒體當道,名人透過網紅效應推出自創品牌,可獲取更大利潤;但這不僅是把知名度與產品綑綁即可,還須摸清與消費者/追隨者互動的門道。
在前幾年,我們常會看到在網路上出現一則爆紅貼文或影片,從而帶動某品牌獲得大量關注。隨著這樣的行銷策略被使用得愈來愈頻繁,要從眼花撩亂的網路訊息中脫穎而出也愈來愈不容易,品牌應有什麼樣的新策略?
「你知道這個產品在亞馬遜上賣多少錢嗎?」這句插在YouTube廣告中的台詞因為出現太頻繁,曾在網上形成熱議,也從側面反映大多數商家的困惑:我是否要進軍亞馬遜?又該怎麼活用平台的資源,而非反受其害。從上架前的決策到上架後的挑戰,賣方如何衡量其中利弊?
在網路買東西有個問題:買家受到低價商品吸引,往往會碰到信譽不佳的數位經銷商,不僅讓買家在過程中受到傷害,也會侵蝕品牌資產,並破壞經銷商的利益。因此,必須制定和落實定價政策,才能防堵任何未經授權的折扣。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