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西根大學羅斯商學院(University of Michigan's Ross School of Business)榮譽教授,也是該校正向組織中心(Center for Positive Organizations)共同創辦人。
在看似難以領導,或無需領導的情況下,領導人如何發揮自我與團隊的影響力?本次系列專題,我們提到領導人需要建構三大領導心態:心流領導力、反應領導力、即時領導力。而領導人之所以能獲致巨大成功,關鍵在於他們進入一種「即時領導力」的心態,也就是自動展現最好的自己:大膽跨出舒適圈,追求遠大的抱負與崇高的價值觀,並富有同理心、願意學習與適應。
四種心態,協助企業做出改變。首先,要相信自己一個人就足以帶動起很大的力量。其次,不要低估自己遇到的各種機會,就算是最小的機會,也能讓人磨練技能,變得更善於改善現有環境。此外,要知道迎向各種挑戰並不是一時的冒險,而是生存方式,也是職涯道路。最後,要善用自己的權力,為弱勢爭取權利。
如何讓員工把智慧和精力運用在工作上?本文認為,領導人讓員工連結組織目的感,便可以鼓舞他們,發揮更多工作創意。員工若是覺得自己的工作有意義,會更盡心盡力,也會更投入。他們會願意冒險、學習,並精進成果。
要成為常保卓越表現的領導人,必須進入「領導的初始狀態」:你可以發揮本能直覺,展現最佳績效。而想要進入初始狀態,則必須採行三個步驟:確認自己已進入過初始狀態、分析自己當前的狀態、自問並誠實回答四個問題。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