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迎戰私有品牌

迎戰私有品牌

Brands Versus Private Labels: Fighting to Win

你也許聽過這個老掉牙的笑話:那些有妄想症的人,不會因為你也有妄想症而不來捉你。這句話具體而微地描繪出,知名品牌的製造商對私有品牌(private label ,譯註:一般又稱為經銷商品牌或通路品牌)的競爭,所採取的反應措施。從某方面來看,製造商對私有品牌的競爭當然應該關切,因為目前在市場上已出現了比以往更多的私有品牌,也就是所謂的「店頭品牌」(store-brand)商品。
你也許聽過這個老掉牙的笑話:那些有妄想症的人,不會因為你也有妄想症而不來捉你。這句話具體而微地描繪出,知名品牌的製造商對私有品牌(private label ,譯註:一般又稱為經銷商品牌或通路品牌)的競爭,所採取的反應措施。從某方面來看,製造商對私有品牌的競爭當然應該關切,因為目前在市場上已出現了比以往更多的私有品牌,也就是所謂的「店頭品牌」(store-brand)商品。整體而言,在美國超市的二百五十種產品類別中,有七十七種商品的私有品牌, 其單位佔有率比最強勢的全國性品牌(national brands)還高。另外還有一百種私有品牌商品的佔有率,則分居第二名或第三名的地位。但從另一方面來看,許多廠商在未充分認知以下這兩種情況時,便對私有品牌的威脅作出了過度的反應。

第一,私有品牌的優勢會隨著經濟狀況而有所不同。也就是說,當經濟蕭條時,私有品牌的市場佔有率通常會提升;而當經濟較為景氣時,市場佔有率通常會下降。在過去的二十年中,私有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平均而言為美國超市營業額的14% 。在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二年經濟蕭條時,這個數字則上升至17% ;而在一九九四年私有品牌受到媒體廣大注意時,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