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 打造「早期預警系統」,讓你的供應鏈更有韌性
打造「早期預警系統」,讓你的供應鏈更有韌性
An Early-Warning System Will Make Your Supply Chain More Resilient

Orbon Alija/Getty Images
近年來,供應鏈的脆弱一再暴露。從疫情、地緣政治到關稅變數,許多企業都設法因應,比如建立緩衝庫存,或將製造基地移回本地。然而,真正的韌性不僅是備案,更在於預警。企業領導人可設計供應鏈的「早期預警系統」,並更新風險管理教戰手冊,真正做到在不確定性的常態中防患未然。
大多數企業高階主管,不需他人提點就知道供應鏈的脆弱。如果有人需要提醒:2023年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動盪不安時,通過的船隻數量減少了三分之二。如此引發的連鎖反應波及全球,從玩具到飛機都出現價格上漲、產品短缺等情況。
為了提高效率,供應鏈已變得極其複雜。這種複雜埋下了脆弱性的種子,在遭遇困難時會損害供應鏈的效率。這些都不是理論上的問題。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的研究發現,平均而言,供應鏈遭受衝擊將導致公司在十年間損失近45%的全年獲利。因應之道,唯有韌性(resilient,或譯為「復原力」)。
因此難怪許多公司已經採取行動提升自身韌性,包括建立緩衝庫存(inventory buffer)、雙供應源採購(dual-sourcing),以及回流製造(re-shoring)。即便如此,2023年接受調查的領導人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自家公司已做足準備,能因應重大衝擊;四分之一的領導人則承認準備不足。
不過,有一種經過驗證且實際可行的方法,成效更佳:安裝早期預警系統(early warning system, EWS)。如同汽車上的緊急照明燈,精心設計的EWS可以在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