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運與供應鏈管理 是否放棄中國市場……重新思考全球化策略的 8 個問題

是否放棄中國市場……重新思考全球化策略的 8 個問題

David Sacks/Getty Images

全球化正在迎來新時代。地緣政治競爭、供應鏈脆弱,以及國家主義興起,都代表企業必須重新思考全球化策略。本文提出8個問題,幫助經理人審視自家供應鏈弱點、思考如何讓生產區域化、修正核心差異化策略等等。儘管面臨挑戰,在中國保有一席之地仍至關重要。

世界各地的公司正在面臨全球化的新時代。地緣政治競爭、新冠疫情暴露出供應鏈全面性的脆弱,以及以國家主義為中心政治的興起,這些因素結合起來,預示了全球貿易環境將更具挑戰性。此外,最近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顯示美國在外交與貿易上,將採取更交易性的做法。

所有這些都代表著,經理人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全球化策略,先深刻理解自身弱點,然後重新思考許多被長期視為理所當然的想法。以下是經理人應該努力回答的8個問題:

1. 我們的投入要素來自哪裡──包含那些不這麼顯而易見的品項?

即便許多漏洞顯而易見,最難在短時間處理的是那些意外。對於許多依賴外國供應商的公司而言,意外可能深埋在這些供應商一階又一階的供應鏈中。疫情期間,學名藥的嚴重短缺不僅暴露了美國對印度學名藥製造商的依賴,還揭露了其中許多製造商也依賴中國的活性藥物成分供應商,其中一些位於疫情爆發中心的中國武漢。如果汽車製造商不明白,自己遙遠的供應商會使用的亞洲產能,其實也支撐了多個產業時,就陷入半導體晶片短缺的困境。結果,消費者對消費性電子產品與電腦的高需求,以及專門為這些產業生產晶片的晶片產能激增,導致汽車製造商得到晶片的前置時間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