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業鑽石恆久遠,De Beers如何永流傳?

鑽石恆久遠,De Beers如何永流傳?

鑽石恆久遠,De Beers如何永流傳?

Faiz Zaki/shutterstock

鑽石永留存,經營鑽石的家族企業可以百年永續嗎?面臨關鍵時刻,如何轉型?奧本海默(Oppenheimer)家族是一個有趣的參考案例。

礦業帝國崛起,壟斷鑽石產業

據說南非一個牧羊童撿到一顆漂亮石頭,他用這石頭交換了一台篷車、10頭牛、500隻肥羊後,這個重達86.5克拉的鑽石「南非之星」,便吸引全世界湧來淘鑽,狂潮迄今不墜。

早發者英國人羅茲(Cecil Rhodes)與巴納托(Barney Barnato)同意不再削價競爭,雙方於南非1888年合併成立De Beers,共同操控世界鑽石供給量,成為以倫敦為基地的鑽石壟斷聯盟首腦。在世界另一邊的美國,恩斯特.奧本海默(Ernest Oppenheimer)與J.P. Morgan的美系資本,在南非於1917年成立英美資源公司(Anglo American plc),由恩斯特掌舵,憑藉實力在1924年被倫敦鑽石聯盟接納為成員。

恩斯特掌控的英美資源除了持續擴大鑽礦,也偷偷收購De Beers的股份,並大打價格戰拉低股價。雙方於1926年換股,恩斯特個人占股De Beers 50%,並擔任兩家公司的董事長,一統天下。英美資源從1940年起改為專注金礦,進入煤炭事業;1967年透過收購進入鋼鐵業;1999年上市並合併Minorco,市值來到209億美元,主營各種礦物、海運物流,及冶煉。

De Beers則專注鑽石行業,整合產銷體銷,於1936年成立著名的中央銷售CSO制度,上游統籌銷售各國原石,下游舉行一年10次的鑽石鑑賞會,只有長期合作的125家看貨商能參與,稱為「De Beers 125」;透過壟斷體系,De Beers牢牢掌握全球供銷關係,直到1990年代。

模式的轉型與控股的重構

恩斯特於1957過世,二代哈利(Harry)接手兩家董事長。在壟斷體系上,開始將鑽石普及到大眾市場,他與世界第一家廣告公司合作,為美國消費者編了一套鑽戒的愛情神話:「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1969年起與波札納政府合作,成為日後重要股東。

第三代尼基(Nicky)於1998年接棒,雖仍受尊重,但僅擔任De Beers董事長及英美資源副董事長。2000年父親哈利過世,股權被平分給他及姊姊兩人,家族決策開始人多嘴雜。

隨著俄羅斯、澳洲及加拿大等地陸續發現鑽石礦,維持壟斷的代價愈高,融資成本及債務壓得De Beers喘不過氣。起初俄羅斯同意將鑽石交由De Beers統一處理,但蘇聯解體後就於1992成立國有礦商埃羅莎(Alrosa)自行銷售。尼基在2000年決定壯士斷腕轉型,僅銷售自身鑽石品牌,De Beers的市占率從90%降為35%,但營收與利潤一路上升。

2001年,家族、英美資源,加上波札納,三方共同出資197億美元,將De Beers私有化。家族出售英美資源股權僅剩3.3%,換手De beers 45%持股,英美資源45%,波札納政府10%,由家族掌權經營。尼基辭任英美董事長一職,只任執行董事。

崩裂的局勢與獨裁者的決策

2008年金融危機後,鑽石價格暴跌,家族面臨增資需求,且為了維持控股地位,只得抵押英美股票增資De Beers。週期性的壓力讓公司在2009年底時負債高達32億美元;家族財富集中在一種資產,市場崩潰一直是家族擔心的惡夢。

2011年,66歲的尼基年事已高,42歲的獨子喬納森(Joanthan)雖然在De Beers歷練多年,影響力卻不如他。因家族在英美的持股僅剩2%,英美也拒絕喬納森出任董事。第四代對企業沒有濃厚情感,持有一半股權的尼基姊姊希望出售持股,降低財務壓力。

英美資源則是在2011年利潤達到新高,但營收停滯不前,市值持續下探,市場要求成長壓力不停。英美資源是De Beers的單一最高持股,多年來試探家族是否要出售De Beers,雖幾經未果,但收購意願不減。

尼基在考慮姊姊及家族意見後,決定2012年以51億美元高價出售40%的持股,退出De Beers的經營。

轉型:沒有家族的企業與沒有企業的家族

家族退出後,英美資源成為De Beers 85%股東。2010年,人造鑽石成功在實驗室產出。市售人工鑽約為天然鑽價的一半,為了對抗低價競爭,在集團「element six」的技術支援下,成立人造鑽石的副品牌Lightbox,以低於天然鑽十分之一、人工鑽約五分之一的超價格正面迎擊。

De Beers由家族經營時,在2011年營收約為33億元,轉為專業經營後,2022年為66億元。英美資源面對動盪且週期性高的國際礦業,市值從2007年最高的807億,在2015年暴跌到66億美元,2023年回到474億水平,淨利61億。

奧本海默家族資產不分家,尼基及姊姊各持股一半。之後與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合資成立塔納非洲資本(Tana Africa capital),持續在非洲投資。家族持續出售英美資源持股,2017年時持股降至0.9%。尼基與兒子喬納森另外設立自己的家族辦公室,由強納森負責投資。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2012年出售持股後,奧本海默家族的總淨資產已達82億美元。

學習點

在De Beers這個個案中,起家的第一代巧妙運用合夥資本入主兩家公司,成就了第一桶金,但「交叉控股」的治理複雜,需配合強人在位,在現代公司的治理要求下,必然需要分離,後代果然逐步被退出。壟斷型的商業模式,需要背負龐大債務,兩個後代平分財富,掌權與不掌權者的觀點不同,讓艱難決策更難拍板。

家族企業的轉型除了一般的商業考慮外,更有大股東對控股權的考慮。為了控股,面對破壞性式創新時不敢放手搏鬥。為了控股,家族財富需要集中,伴隨流動性風險。企業商業模式與家族財富風險綁定一起,因為行業週期起伏,企業經營要專注,家族資產反而要分散,家族才能永續。

當下一代無力接班企業時,可以考慮轉為經營家族辦公室。退出家族企業的家族,空間更大,沒有家族的家族企業,更沒有負擔。在世代交替的十字路口,比起勉強「轉型企業」,「家族退出」這項做法也許更值得重面子的華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