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大數據的迷思一:平台不等於數據分析

大數據的迷思一:平台不等於數據分析

大數據的迷思一:平台不等於數據分析

即使電子商務平台能方便地蒐集數據,我們還是必須先架構出數據分析最大的命題:分析的目的是什麼?

大數據的應用在這十年內,雷聲大雨點小,呼聲很高,卻沒有太多實際應用。有幾個迷思是瓶頸。

第一個:平台不等於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產業發現「大數據」的潛力之後,數據分析本身的應用,卻沒有太大精進,反而是平台產業如雨後春筍興起。用電子商務打個比方,許多原本不是做電子商務或貿易的公司,例如銀行業、硬體業、通訊業者,甚至品牌商,也趁著數據分析的潮流,紛紛建構自己的電子商務平台。他們高舉數據分析的旗幟,拿Netflix或是Amazon的例子,說服公司拿出資金打造平台,建立e化的客戶資訊收集系統。但這種做法,既沒有設定數據分析的目的,也沒有釐清平台在其中的角色,往往會導致取得資料後,才發現無法應用。

電子商務平台真正的功能,是將商業空間「虛擬化」。在網路上開店,不須負擔數十萬的店面月租,能大幅降低「開店」成本;但相對地,因為缺乏實體店面,就無法期待消費者「經過」或是「看到忠孝東路上新開了XX店」而被吸引,必須仰賴更強大的行銷、品牌團隊,才能讓消費者意識到網路「讓實體的商家空間、與其展示的商品訊息虛擬化」。如果一個人一天平均花四小時瀏覽網路資訊,如何讓這位消費者在瀏覽虛擬商店相關資訊的1-5秒,留下印象,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