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 大部分的隨選服務,其實不是破壞式創新

「隨選即時服務」不見得就是商業模式創新,在你要開始創立下個大事業前,判斷不同模式的差異很重要。

從口袋拿出手機,按下一個鍵,接著幾乎你所有的願望都會實現。

隨你怎麼稱呼:iPhone、三星Galaxy、Nexus……歸根結柢,它就是個神燈精靈,只不過待在鋁和玻璃做的小瓶裡。手機,可以讓任何你想要的東西「一呼即應」地現身。

沒有任何人漠視這項改變的重要性。去年的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議程高峰會(WEF Summit on the Global Agenda),各國執行長、學者、和顧問們都同聲宣揚企業適應「隨選經濟」的重要性。但是,認知到這個市場內並非所有機會都平等,對疾呼創立這類事業的企業家、投資人和公司創新者而言,是相當重要的。換句話說,越來越多我們每日看到的隨選即時服務事業,是建立於愈發微弱的價值主張上;帶來便利,但沒有附加任何持續的成本優勢。

Uber和Airbnb嶄露頭角時,著手處理的是運輸與住房市場裡重大的效率不足問題。Uber不只給你良好的隨傳隨到交通體驗,也調度了只能閒坐一旁、等待接送排班的計程車駕駛。那些司機多開一小時的車,幾乎不會花費多少成本,而且還能淨賺一筆。有鑑於大城市內的公共運輸與計程車服務有多糟糕,他們的服務廣受歡迎。

Airbnb的做法也一樣。有些屋主願意向旅客出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