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會計財報,哪裡有問題
財報,哪裡有問題
Where Financial Reporting Still Falls Short
BRUCE PETERSON
即使經過一番改革,企業會計制度依然模糊不清,甚至有許多可操弄的空間,以致仍無法依據財務報表的內容,針對投資與併購,做出明智的決定。因此,本文提出並分析五個會計方面的問題,具體說明如何正確評估一家公司。
在完美的世界裡,投資人、董事會成員和高階主管,對公司財報會有十足的信心。他們可根據財報上的數字,對未來現金流量的金額、時間點和不確定性,做出最可能的估計,並判斷這些估計的未來價值,是否恰當地反映在目前的股價中。他們也可明智地決定,是否投資或收購某一家企業,以提升資金分配的效率。
可惜,現實世界裡並非如此,理由如下。首先,即使編製報表當時並無惡意,但編製公司財報必然需要依賴估計與判斷,而這些都可能失準。其次,標準的財務指標的原意是要進行企業之間的比較,未必是判斷特定企業價值最正確的方式,對在快速變動的經濟體中營運的創新公司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出現了一些非正式的評量方式,卻也帶來各自的問題。最後,經理人和高階主管常會面臨強烈的誘因,去刻意製造一些財務報表的錯誤。
我們曾在2001 年夏天於本刊發表一篇文章〈小心避開會計地雷〉(Tread Lightly Through These Accounting Minefields),以幫助股東了解高階經理人如何利用企業財報,來操縱經營結果,並扭曲公司的真實價值。文章發表後的隔月爆發了恩隆案(Enron),促成美國沙賓法案(Sarbanes-Oxle...
可惜,現實世界裡並非如此,理由如下。首先,即使編製報表當時並無惡意,但編製公司財報必然需要依賴估計與判斷,而這些都可能失準。其次,標準的財務指標的原意是要進行企業之間的比較,未必是判斷特定企業價值最正確的方式,對在快速變動的經濟體中營運的創新公司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出現了一些非正式的評量方式,卻也帶來各自的問題。最後,經理人和高階主管常會面臨強烈的誘因,去刻意製造一些財務報表的錯誤。
我們曾在2001 年夏天於本刊發表一篇文章〈小心避開會計地雷〉(Tread Lightly Through These Accounting Minefields),以幫助股東了解高階經理人如何利用企業財報,來操縱經營結果,並扭曲公司的真實價值。文章發表後的隔月爆發了恩隆案(Enron),促成美國沙賓法案(Sarbanes-Ox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