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照護平衡績效與醫療品質

醫療機構肩負人道照護與關懷的責任,在本質上就不同於一般的營利組織,但醫療機構和其他組織一樣,應該要追求良好的績效,讓資源作最有效運用。

醫療機構肩負人道照護與關懷的責任,在本質上就不同於一般的營利組織,但醫療機構和其他組織一樣,應該要追求良好的績效,讓資源作最有效運用。因此,追求績效,但不淪為像工廠的醫院,仍秉持醫病救人的初衷,是很大的挑戰。馬偕醫院從2001年開始導入平衡計分卡,做為兼顧財務與醫療品質的工具,這是台灣第一家導入這項制度的醫療體系;導入之後,SCI論文數由2001年的88篇增加到251篇,符合該院「成為生物醫學研究重鎮」願景的要求。同時,由於五個構面平衡發展,社會學術聲望提升,馬偕醫學院在2009年順利招生,錄取分數居全國11所醫學院之第六名(截至2011年已連續三年維持第六名)。負責這項制度的張文成,在2009年退休,目前擔任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醫療志業副執行長,繼續在慈濟醫療志業推動平衡計分卡的導入。本刊採訪張文成,請他談談如何在醫療體系導入平衡計分卡,讓有形的財務績效能反應到非財務的病人服務成果,並透過學習成長構面,把醫院的價值觀落實到員工的日常工作當中。以下,就是經過整理編輯的採訪內容。

(若要更深入了解平衡計分卡制度,請參考本刊2009年7月號〈活用平衡計分卡〉,以及2010年3月號〈為策略畫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