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績效管理員工績效不佳,還能挽救嗎?

不是只能解雇,不妨制定「績效改善計畫」

員工績效不佳,還能挽救嗎?

When a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 Could Help Your Employee

員工績效不佳,還能挽救嗎?

We Are/Getty Images

如果團隊出現一位績效不佳員工,採用「績效改善計畫」會有效果嗎?本文詳細說明績效改善計畫的使用理由、時機,也提供具體的6大步驟,協助主管確實改善員工的績效問題。

你是否有一位最近未達標準的績效不佳員工?他是否造成一連串績效問題,例如錯過截止日期、收到顧客負評,或對團隊關係產生負面影響?如果是這樣,你也許會考慮採用「績效改善計畫」(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 PIP)來幫助他成功改善績效。

何謂績效改善計畫?

PIP是一種正式的方法,來解決員工的績效落差,包括未能達到特定工作目標或是行為相關問題。PIP會簡要說明員工現有問題,並界定他需要在何時之前有哪些新的產出和行為。但你的情況適合使用PIP嗎?它會有效嗎?值得投入心力嗎?以下提供一些訣竅,讓你判斷PIP是否為正確途徑,以及如果是的話,要如何執行PIP才最有效果。

為何要使用PIP?

為績效不佳員工提供一個修正路線的機會,而不是毫無預警直接開罰或解雇,乍看之下是一種公平的做法。然而,在員工看來,甚至在一些認為PIP具有對抗、懲罰和控制效果的領導人人資專業人士看來,PIP卻是惡名昭彰。此外,PIP的反對者認為,解雇是績效改善流程的必然結果,而且如果你心意已決,就不適合請員工完成一系列嚴苛的要求。

PIP究竟是善意、有建設性的做法,還是一條強制性、懲罰性、無法回頭的道路,取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