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收集生產力資訊,工作才可能成功

收集生產力資訊,工作才可能成功

If You’re Not Collecting Productivity Data, You’ll Never Succeed at Work

收集生產力資訊,工作才可能成功

Jennifer Maravillas FOR HBR

想改善個人健康,計算卡路里和每日步數是不錯的辦法。但如果是想在專業上更成功,又該計算什麼呢?企業網路想讓員工以更好、更快、更便宜的方法來管理自身的優缺點,就必須像個人一樣「量化自我」。

對個人來說,未來生產力的關鍵十分清楚:任何人想在21世紀的企業裡飛黃騰達,就必須加緊自我監控、自我監測、自我量化,程度要讓歐威爾的《1984》讀來如同兒戲。原因並不是什麼後工業時期的侵擾或侵襲,而是出於專業的自我保護和自我改進。

別覺得這是《1984》的老大哥,而該覺得這是一位大數據導向的教練。

知識工作者想打敗那些更省成本、(更)具智慧的機器,最好的辦法就是擁抱科技,讓自己也變得更聰明、更具影響力。據稱,美國辦公室員工平均每天得處理超過5,000MB的資料,而且數字還在上升。如果無法將這股資料狂潮 轉化成個人上升的生產力,等於就是等著失業。不管是印度、中國、甚至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知識工作者,都會面臨一樣的情境。這是個全球化的趨勢。

換句話說,就算現在還不能以具備成本效益的方式來使用資料、強化人類的表現,遲早也得面對自動化做到這點的一天。對於世界級的企業來說,明日的「量化自我」(quantified self)將不再只是持續的自我評估,而是轉變為不斷的自我改進。如果企業無法以可量化的方式取得實際改善,終會遭到淘汰。

目前的自我追蹤/監控工具就像是放大鏡,主要功能是讓人能用新的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