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防範風險,必須未雨綢繆

防範風險,必須未雨綢繆

防範風險,必須未雨綢繆

kldy/shutterstock

企業經營少不了決策,有決策就有風險。理論上,大部分的風險都可以規避,關鍵在於,企業準備投入多少資源來預防風險?或者,不從事任何有風險的事,就像停泊在港口裡的船隻最安全,可是,不出航的船又有何用?防範風險有要系統性思維,從不同面向設想風險來源、建構SOP,力求消弭風險於無形;即便不幸發生危機,也能在最恰當的時機進行必要的處置。

日前台灣的航空公司航班因故困在日本成田機場,因處置失當而引發危機。航班延誤是航空公司一定會遇到的狀況,同業間早就有一套完善的對應措施。然而,由於第一線作業出包,航空公司老闆為安撫旅客而御駕親征,並當場承諾「超額」補償方案,引來輿論一陣好評。但這麼做卻模糊了危機的本質,也讓前線團隊準備進行的處理方案形同具文,等於否定了「賦權」前線的能力。

更大的後遺症在於,航班延誤幾乎是航空業者的日常,日後,搭乘該公司的飛機,行程因故受到影響的旅客,將以成田案例作為補償方案的「定錨」規格:即老闆出面道歉、機票全額補償...才能平復心頭怨氣。

領導人以英雄之姿現身危機現場,個人媒體形象或許大大加分,卻不利於組織提升危機管理能力。組織的中高階經理人要保有風險意識,並設想各種可能狀況及應變作為,才能在危機發生時,將傷害及損失降到最低。

地主國的經營環境變數,成為台企海外投資決策的最大風險

除了突發事件的危機處理,經營決策的風險管理更為重要。

台灣經濟從早年的加工出口區發軔,接著轉型為工業區,再升級至科技園區,打下經濟奇蹟的美名,也成為未開發、後進開發中國家爭相仿效的對象。

台灣本地的生產資源有限,產業發展或企業成長勢必要向外擴張。30年前,大批台商西進中國,受惠於兩地語言、飲食及風俗習慣近似,台商幹部管理在地員工得心應手,業務運作也相當順暢。據估計,尖峰時期在中國工作、生活的台灣人高達200萬。

如今在這一波全球供應鏈大挪移中,台商相繼從中國外移,多數以東南亞為新落腳處。新地主國的經營環境與中國大不同,過去赴中投資的成功經驗很難複製。多年前,一些大型台商企業在東南亞設廠,都曾因勞工、環保等問題而吃過虧。地主國的經營環境變數,成為台企海外投資決策的最大風險。

政府對外經貿單位,如外交、外貿、僑委會等,若能直接與地主國洽談規劃適合相關產業發展的大型產業園區,如紡織業專區、金屬工業專區等,在符合地主國法規架構和風俗民情的前提下,將過去個別的「整廠輸出」模式擴大為「整區輸出」模式,打造MIT產業園區;園區內設有專為相關產業量身打造的規章制度,以吸引台商產業鏈進駐。區內台商間的運作管理,區外與地主國有關單位的溝通協調,概由擁有準公權力、具半官方性質的管理委員會或台商公協會組織全權負責。

「海外專區」可將台灣過去工業區成功的發展模式複製到地主國,降低台商海外投資的風險;台灣企業進駐區內專注本業產銷,落實產業聚落優勢,區外事務則由專責單位處理,不需時刻擔心踩到地主國的紅線。

台灣經貿單位若能向地主國爭取到誘人的「海外專區」條件,MIT產業園區將可吸引最優秀的台商進駐,為地主國創造就業機會,還能在技術外溢效果下,促進當地產業升級。而台商若能落地生根,融入當地社群,發揮軟實力,更可視為虛擬國土的延伸,屆時不止是經貿領域,台灣的外交、國防也都將因此受惠。

(本文為郭智輝博士口述,吳光俊撰文整理;轉載自2023.5.25《遠見》;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