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結構新興市場企業新風潮
新興市場企業新風潮
Why Conglomerates Thrive(Outside the U.S.)
綜合企業集團曾主導美國企業界,因績效不彰逐漸沒落, 企業界因此認為,業務聚焦,比多角化經營更能創造股東價值。但開發中國家不然,橫跨非相關產業的多角化 綜合型企業正欣欣向榮。作者相信,這些組織成功的關鍵在於架構。
在已開發國家,可能把綜合企業集團(conglomerate)當成絕跡的恐龍,但在開發中國家,多角化的企業集團持續蓬勃發展。即使近幾年全球經濟成長趨緩,這類企業過去十年間的營收仍快速成長:中國與印度企業營收年成長率超過23%,韓國企業是11%。根據麥肯錫公司(McKinsey)近期的研究,印度、韓國、中國前五十大企業(不包含國有企業)當中,這類企業集團分別有45、40及20家。
這類企業在不同國家的名稱不同:中國稱為「企業集團」、印度稱為「商行」(business houses)、拉丁美洲稱為「集團企業」(grupos economicos)、韓國稱為「財閥」(chaebol)、土耳其稱為「控股公司」(holdings)。然而,無論是那一國的企業集團,都已日益多角化。它們平均每18個月設立一家新公司,其中一半以上的新公司,是跨入與原本業務完全不相關的領域。
這些新公司大多有獲利。印度企業集團的表現優於平均水準:根據我們的研究,在孟買證券交易所(Bombay Stock Exchange)掛牌上市的公司中,印度大型企業集團旗下的公司,從1997到2011年的資產報酬率,優於其他上市公司;而其中
這類企業在不同國家的名稱不同:中國稱為「企業集團」、印度稱為「商行」(business houses)、拉丁美洲稱為「集團企業」(grupos economicos)、韓國稱為「財閥」(chaebol)、土耳其稱為「控股公司」(holdings)。然而,無論是那一國的企業集團,都已日益多角化。它們平均每18個月設立一家新公司,其中一半以上的新公司,是跨入與原本業務完全不相關的領域。
這些新公司大多有獲利。印度企業集團的表現優於平均水準:根據我們的研究,在孟買證券交易所(Bombay Stock Exchange)掛牌上市的公司中,印度大型企業集團旗下的公司,從1997到2011年的資產報酬率,優於其他上市公司;而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