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規畫 邁向彈性自主的工作團隊

長久以來的工約(covenant)如今已隨風而逝,想起IBM 鐵飯碗的那個年代,許多人心頭想必泛起一股暖意。 那時,就算沒在IBM 工作,我們也知道,只要表現出一定的工作績效和忠誠度,有聲譽的企業總會提供相對的工作保障。現在沒這回事囉。雖然還有些知名企業認為「老約」不死,但在盛行組織精簡、重組、扁平化、人員合理配置、資遣的這個年代,人們已認定「老約」已死。
長久以來的工約(covenant)如今已隨風而逝,想起IBM 鐵飯碗的那個年代,許多人心頭想必泛起一股暖意。那時,就算沒在IBM 工作,我們也知道,只要表現出一定的工作績效和忠誠度,有聲譽的企業總會提供相對的工作保障。現在沒這回事囉。雖然還有些知名企業認為「老約」不死,但在盛行組織精簡、重組、扁平化、人員合理配置、資遣的這個年代,人們已認定「老約」已死。

那取而代之的又是什麼呢?部分管理學者主張,現在的人力資源管理,應該把重點放在培養員工就業競爭力(employability),而非傳統的單純雇用。換句話說,人不必死抓住一份工作、一家公司或一種職業發展途徑不放。只要有就業競爭力,天涯何處無工作。

就這麼簡單?就是養一批漫步在公司大廳、工廠,瀏覽電子郵件,獨來獨往的員工嗎?公司對員工要負起什麼責任呢?難道管理階層應該只顧瘦身以保持競爭力,不必鞭策員工嗎?員工只要忠於自己的事業前途,管理人員就該滿意了嗎?勞資雙方若缺乏互信、關懷,公司如何能培養出競爭力,鍛鍊出強有力的工作團隊,深入了解客戶?尤其重要的是,如何能對團體的目標建立共識?勞資雙方不先交心,何來互信、互愛?

答案在於建立一個新工約。依此

本篇文章主題

職涯規畫

更多關聯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