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如何逃出新興科技帶來的倫理惡夢?

如何逃出新興科技帶來的倫理惡夢?

How to Avoid the Ethical Nightmares of Emerging Technology

如何逃出新興科技帶來的倫理惡夢?

Carolina Niño

生成式人工智慧、量子運算、區塊鏈等新興科技為企業帶來無限潛力,卻也有可能對社會造成危害。該如何避免這種倫理惡夢?數位倫理專家建議:不要害怕提到倫理、找出惡夢來源、透過有系統而且全面的做法解決這些挑戰。 

成立於2004年的臉書(Facebook),短短4年半就累積1億使用者。它的成長速度與規模都是前所未見。在任何人有機會了解社群媒體網絡可能造成什麼問題之前,它已經長成一個堅不可摧的龐然大物。

2015年,這個平台在侵犯公民隱私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的政治操弄潛力,由於劍橋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的醜聞而曝光。大約同一時間,這家社群網絡在緬甸放大不實資訊,放大呼籲對該國少數民族羅興雅人(Rohingya)實施暴力,最終導致2016年開始出現種族大屠殺。2021年,《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2012年被臉書收購的Instagram進行了一項研究,顯示該款應用程式對少女的心理健康有害

為臉書辯護的人說,這些影響不是有意的,而且也無法預期。批評人士則主張,社群媒體公司不應「迅速行動、打破常規」,而是要主動避免倫理災難。但雙方都同意,新科技可能引發倫理惡夢,應該會讓企業領導人(與社會)非常非常緊張。

我們正處於另一場科技革命的開端,這次是生成式人工智慧(AI),亦即能夠產出文字、圖像等內容的模型。OpenAI的ChatGPT只花2個月就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