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策略從紀錄片小公司到全球知名影像技術,IMAX化身好萊塢發電廠

創新篇》催生《阿凡達》的「完美畫布」

從紀錄片小公司到全球知名影像技術,IMAX化身好萊塢發電廠

The CEO of IMAX on How It Became a Hollywood Powerhouse

從紀錄片小公司到全球知名影像技術,IMAX化身好萊塢發電廠

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藉著實驗採行各種商業模式,IMAX從製作和播映自然紀錄片的小公司,變成世界各地多廳電影院的重要角色。但演變成今天眾多電影採IMAX版拍攝的盛況,並非一路順遂,過程中公司一度有破產危機。以下,就是執行長理查.葛爾方(Richard Gelfond)的現身說法。

我在1994年到IMAX任職之前,曾擔任過創業家、律師和投資銀行家。當時我對電影業所知不多,但看出只要找到適當的成長途徑,IMAX為電影提供的觀賞經驗有極大潛力(譯注:IMAX技術可呈現比傳統電影更大、更清晰的影像)。

我與一個合夥人經由槓桿收購買下這家公司,幾個月後股票公開上市。在帳面上,這項交易很成功,公司的市值快速成長。但在那個時候,IMAX拍攝的影片,大多是有關大自然的紀錄片,通常在科學博物館的電影室裡播映,要設法打進主流市場,比我們預期困難得多。有部分原因是當時尚未進入數位時代,技術受到限制。我們花了好幾年才摸索出一套方法,讓IMAX的電影能以便利而又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在大批多廳電影院播映。我們也面對文化挑戰。好萊塢電影業是由電影公司、導演和戲院組成的一個彼此連結的體系,經過一百多年演變才形成的,有一套傳統的做事方法。我們是後進新手,嘗試了幾年,仍未能說服這一行採用我們的模式。即使我們開始修改策略,以順應好萊塢的作業方式,還是過了好一陣子,才找到一套對我們及合作伙伴都有益的做法。

但過去五年,我們發展出一套合理的商業模式。從2008年以來,採用我們播放系統的電影院,從351家增加...